
潘军表示,在饲喂效果上来看,发酵液态饲料>液态饲料>干饲料。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前三天混合日粮,第四天开始分开测试(教槽料vs 教槽料+5%发酵料),添加发酵料的猪皮毛红亮。
而在日粮中添加5%的发酵湿料,可以解决母猪的便秘问题。在四川某企业的试验中,在70-90kg的猪中试验,添加5%的发酵湿料到肥猪料中,日采食量可以提高400g,日增重提高180g。
潘军还表示,将底物物料进行加热、浸润等前处理,可以提高生成短链脂肪酸的量,进一步提升发酵饲料的价值。
全发酵液体饲料配置无需添加抗生素、酶制剂等添加剂
潘军表示,在全发酵液体饲料配置中,原料主要是农工副产品、破碎谷物、油、磷酸氢钙、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基于干物质按猪饲养标准进行,维生素可以减半。
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制过程中,无需添加抗生素、酶制剂、单体氨基酸、抗氧化、防霉剂、酸化剂、香甜味剂等成分。
发酵要保证原料的新鲜,连续、优质、快速发酵。发酵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发酵设备可控温(38℃为最佳发酵温度);其次要添加或制作菌种;另外要掌控好发酵时间。
对于降低发酵湿料添加入全价料后的发霉概率,潘军给出了以下5点建议。
1)采用减少微生物污染的工艺;
2)将菌液与固体料混合时形成的小球筛出打散;
3)发酵料与其他物料如豆粕混合后,再投料;
4)将发酵料干燥18-20%水分后再投料;
5)将发酵料用于颗粒料时,注意使用饱和蒸汽。
传统固体饲料发酵与博善生物菌桶发酵对比
潘军介绍,传统固体饲料发酵主要存在工艺上的问题,首先是固体堆垛,容易造成杂菌感染,发霉、上下层发酵不均匀等问题。而且水分高(36-40%)、要定时处理、且后续应用麻烦。
而固体生产线或发酵塔发酵则建设维护成本高,内壁或设备不易清理,且无法完全厌氧。大袋吨包发酵则容易出现袋口发霉的问题,而且存放时间有限。呼吸袋发酵成本高、不防鼠,且会产生白色污染,另外,封口麻烦,装入外袋前还要用力排出袋内气体。
拥有4项专利的博善生物菌桶发酵只需要在底物接种后存放于密闭的专利发酵桶中,相对于堆放发酵或开放式流水作业线,菌桶发酵可低水份发酵,无肉眼可见霉菌菌落,再使用时的混合,流散性好,易混均,即使干燥费用也低。装桶后后可移动,贮存时间也长。
相对于呼吸袋发酵法,菌桶发酵产生的气体易于排出,不怕老鼠咬,桶可反复使用,成本低(每吨料桶折旧20元以内),装料与封口作业效率高。
潘军表示,他及团队正努力打造农工副食产品收集,移动发酵平台,努力低成本实现动物健康及优质畜产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