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2017年我国饲料产业发展之大企业集中度提高

发布时间:2018-02-12 16:28    作者:.    来源:    查看:
    1、饲料产品质量稳定,大企业集中度提高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饲料企业的整体生产与管理水平,淘汰生产设备落后的产能,饲料企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融合加快,大企业集中度提高。截止2017年,已公布5批174家部级示范企业名单,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省(17)、湖北省(15)、江苏省(13)位列前3;包括77个集团公司,大北农集团(21)、正大集团(14)、通威集团(12)位列前3。

    近2年来,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2017年,农业部抽检商品饲料样品11000批次,商品饲料质量卫生合格率9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商品饲料中“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非法添加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2、代加工逐渐兴起,散装散运快速推进

    中国饲料工业经过最近2年调整迎来恢复性增长,但增速放缓,饲料加工毛利下降,饲料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养殖产业大变局,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整合加速,资源互补、资源共享成为常态,饲料企业以养户为中心,降低全流程成本,控制产品质量,为养猪企业代工开始逐步兴起。同时,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以及饲料代加工的发展,亟需加快推进饲料散装散运,实现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厂场对接”,有利于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畜牧饲料产业融合,提升畜牧业综合竞争力。

    3、环保政策升级,促进畜牧业生产布局调整

    2016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2016年12月通过“环保税法”;2017年6月12日印发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加快了养殖散户的退出,环保不合格、规模小的落后产能减少,规模化养殖场产能持续扩张,养殖规模结构改善;另外,禁养区、限养区的成立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出现了“生猪养殖北上”和“蛋鸡养殖南下”的新趋势。养殖规模结构和产能区域调整对饲料行业现有的产能布局、市场份额、定价能力、经营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农牧业上市公司无论是饲料项目还是养殖项目的新建投资都主要集中在养殖潜力区和重点发展区。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