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在回答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时表示,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举措,突出科技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
麦尔丹指出主要通过四方面来表现,一是大力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去年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已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奶类年消费量已经达到40.5公斤,比2020年提高2.3公斤。二是大力提升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打造“蓝色粮仓”。三是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种植业设施面积达到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四是大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新型食品不断涌现。
麦尔丹强调,在食物开发来源途径不断拓展的同时,我国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据专家测算,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讲,现在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更好、更健康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