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水产“内卷时代” 广东渔业四趋势

发布时间:2025-09-12 08:53    作者:孙岁寒    来源:南方农村报    查看:
  卷成本,比产量,拼价格,在水产业整体规模增长缓慢的环境下,“怎样保持盈利”是业内普遍焦虑的问题。记者经过整理全国、广东渔业发展相关数据,梳理出近年来的四项明显变化,其中或许隐藏着更多发展机遇。

工厂化养殖显著增多

  从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广东海水深水网箱和工厂化养殖量迅猛增长,尤其是深水网箱,增长幅度达310.51%,海水工厂化养殖增长66.98%。

  近几年,广东开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多个深远海养殖设备下水,大量深水网箱投入养殖。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总产量约377万吨,按照《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要求,到2030年,全省年海水养殖总产量达到500万吨;到2035年要达到620万吨。

  未来一个时期,海洋将是渔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三个海水品类受瞩目

  在海水养殖设备加快投产的同时,广东海水品种取得了亮眼成绩,十大主要品种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且保持明显的领先优势。

  在各优势品种中,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海鲈,广东一省产量已超过全国七成。二是金鲳和石斑鱼,其产量分别占全国54.21%、42.06%,从苗种到餐桌的产业链发展十分成熟。三是斑节对虾,该品种肉质风味优良目前产量仅为南美白对虾(海水)的9%,增长空间可观。

广东淡水鱼仍领先

  从2020至2024年,广东淡水养殖多个品种,特别是以鲈、鳜、鳢为代表的特色淡水鱼类,继续高居全国首位。

  在成本高涨、行情剧烈波动的大背景下,三项要素或是关键:一是产业配套最完善,如近年来火爆的饲料鳜养殖,超过95%都位于广东;二是产业链延伸充分、不断衍生新价值,以乌鳢(生鱼)为例,预制菜等加工业带动作用明显,五年时间产量规模增长57.88%;三是产业技术领先,鲈鳜鳢等多种肉食鱼的饲料养殖,均是从广东起步。

“粤强种芯”优势渐显

  得益于地理气候等优势,广东将一直是中国水产苗种核心产区。2024年,广东淡水鱼苗、海水鱼苗产量均超过全国50%,南美白对虾苗占全国44%。

  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突破,更多新品种、优良种质将在此出现,在推动全国水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新的市场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