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肉牛代养 户均增收超 2500 元

发布时间:2025-07-10 16:53    作者:王菲菲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查看:
  夏日的清晨,天亮得特别早。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的川北地区最大肉牛羊交易中心熙熙攘攘。前脚,约30头优质肉牛通过交易中心销往重庆;后脚,从内蒙古远道而来的200头西门塔尔在此落地……

  肉牛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昭化区地处四川盆周山区,资源禀赋丰富,具有发展养殖业的先天优势。

  但养殖户到底“养什么“”怎么养”“如何销”?

  针对发展困惑,昭化区创新推行“以销订养、以养促销”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小规模、大群体、全链条、高效益”的肉牛羊产业发展新路子。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532”“1142”肉牛代养及能繁母牛代养等模式。

  “农户按‘订单’要求进行标准化养殖,企业按约定价格保底回收,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和养殖门槛。”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股股长王生民介绍,目前,全区发展订单养殖户100余户,年订单出栏肉牛3000余头。

  当下,全区肉牛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出栏均重超600公斤;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10个、智慧养殖示范户10户。

  “我们注册了‘葭萌牛’‘小占牛肉’商标,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标识和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股股长王生民说。

  广元市区、元坝城区均开设了餐饮体验店,推出特色“全牛宴”火锅、汤锅。同时,养殖户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建立稳定产销合作关系,有效拓宽了销售半径和增加了市场容量。

  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助农增收。昭化区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每出栏一头牛,补助养殖户1000块钱,加工饲草则补助75元,通过在养殖场务工,本社村民人均增收5000多块钱。”卫子镇狮子村二社社长范明江说。

  昭化区通过订单生产、托管服务、技术指导等方式,将300余户小农户纳入现代肉牛产业体系,实现户均增收超2500元。

  此外,该区还建立“三金”股份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分股金。全区累计流转土地9456亩,养殖户入股率达90%。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