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扒鸡源于明朝,创于清朝,传于民国,盛于当今,1956年,德州扒鸡进入国营企业——中国食品公司德州公司,对扒鸡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曹顶国介绍,德州扒鸡传统上是以当地品种为主,但由于快大肉鸡的引入,造成当地品种——烟台糁糠鸡、荣成元宝鸡的灭绝,对德州扒鸡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817的出现对德州扒鸡推动较大,实现了德州扒鸡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并成为90年亚运会制定食品。
目前,817全国年出栏在12-12.5亿只左右,比2009年的10亿只规模提高了20-25%。其中,山东省年出栏约8亿只,主要集中在聊城、德州等地;河南年出栏1.2-1.5亿只,集中在安阳、濮阳、商丘等地;安徽年出栏约2.5亿只,集中在宣称地区;山西、河北、江苏、浙江、两广少量养殖。

817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817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制种不规范、雏鸡质量差、抗病力差、群体均匀度低、标准化水平低、父系公鸡质量难以保证等挑战。曹顶国表示,这与817配种质量有很大关系。
当然,成本具有优势的817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单位和企业的关注,制种、疾病净化、营养标准等技术瓶颈将逐步得到破解,标准体系逐渐健全,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与白鸡、国鸡具有互补性。
在苏浙皖地区,赵宏波表示,817肉杂鸡生产门槛低、易操作、投入少、收益高,在普通蛋鸡养殖场即可生产,也使得817杂交肉鸡生产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行情不稳定、疫病风险大、养殖户盲目追求规模、商品代鸡没有饲养标准等。

在817杂交种鸡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种蛋孵化、鸡苗放养上统一标准,提高生产率,保证817肉鸡的品量,养殖户、肉鸡公司、饲料厂三方共赢。但817对白羽鸡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因817的制种依赖于白羽肉鸡公鸡,因封关以及国内竞争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817鸡苗不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