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猪几种消化道疾病的症状与诊治

发布时间:2018-04-10 11:12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在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会导致猪的死亡率增加,对养殖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在分析猪消化道疾病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诊断和治疗措施,旨在为养殖者提供参考。猪消化道疾病的类型有很多,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猪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1  猪消化道疾病的特点与诊断

    导致猪消化道疾病的因素很多,如感染、寄生虫和喂养不当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都能引起消化道疾病。仔猪出现球虫、猪胃线虫等寄生虫感染时也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喂养不当,会打乱消化道酶的活性,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猪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和年龄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合理进行诊断,确定病因。细菌感染出现的疾病多表现出痢疾、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等。各种年龄的猪都可能出现痢疾,1.5~4月更甚,主要表现为贫血、腹泻、血便等,具有传染性,存在地方性流行表现。仔猪黄痢一般在1月龄内发病,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和排黄色水样便和脱水等,仔猪迅速衰弱,死亡率较高。仔猪白痢一般会在7~30日龄出现,主要症状是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粪便,发病率高。

    病毒感染引起的猪消化道疾病在诊断中可根据发病表现进行判断。轮状病毒感染多出现在1~8周,存在流行性特点,主要出现呕吐、厌食、排水样便等症状。传染性胃肠炎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的猪身上,如果10日内仔猪出现胃肠炎,死亡率将会大大增加。传染性胃肠炎存在流行性,主要表现为呕吐、脱水和排绿色水样便等症状。猪流行性腹泻同样存在流行性,一般在冬季更加容易出现,以排黄色水样便、贫血和脱水为主要表现。

    寄生虫感染具有典型性。感染猪类圆线虫主要出现消瘦、呕吐和湿疹等症状。球虫感染多表现在仔猪身上,表现为排糊状便、毛发粗糙、消瘦等,部分伴随贫血。蛔虫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会出现出血、贫血、腹泻等症状。

    2  猪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在对猪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应根据诊断结果确定病因,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1)病毒感染的治疗。在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猪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主要开展抗病毒治疗,同时提高猪的抵抗力。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是黄连素、痢菌净和中药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5%的大壮素。如果出现轮状病毒感染,应立即使用敏感抗生素,如硫酸黏杆菌素、庆大霉素和腹泻净等。腹泻严重的病猪可同时饮用葡萄糖盐水,也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碳酸氢钠溶液。传染性胃肠炎无特效治疗药物,需实施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调节酸碱平衡,同时静脉注射病毒瘟立克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2)细菌感染的治疗。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一头猪发病,对同一圈舍中的猪都要开展治疗。治疗中多采用痢菌净、二甲硝基咪唑。每天肌肉注射痢菌净,剂量为5mL/kg,每天2次,连续5天。同时肌肉注射0.1mL/kg附红消。在饲料中添加200g/kg氮本尼考+100g/吨痢菌净+200g/吨强力霉素,还应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3。仔猪出现消化道疾病,可肌肉注射20mg/kg硫酸卡那霉素,每天晚上注射1次,连续1周。对病情严重的仔猪,在饮水中添加赛复罗,剂量为10g/50kg体重,每天2次,连续1周。如果仔猪出现神经型症状,同时注射20~30mg/kg体重磺胺嘧啶钠。

    对仔猪黄痢可以采用黄连甘草水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次,连续3天。补液的同时,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或者强力霉素。治疗仔猪白痢可以采用链霉素、氯霉素等。在水中加入磺胺脒0.5g、胃蛋白酶1.0g、龙胆粉末0.5g,每天2次,连续3天。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仅有一定的效果,还需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

   (3)寄生虫感染的治疗。注射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对虫卵也有抑制作用,采用口服方式,剂量为20~35mg/kg体重。除了常规治疗之外,为维持电解质平衡,可以灌服小苏打、补液盐等,对无法口服者可以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在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时,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对存在脱水情况的猪依照脱水情况,静脉注射糖盐水。同时清理肠道,排除寄生虫。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维生素。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了猪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猪的消化道疾病病因有很多,兽医在诊疗中需要确定病因,并以预防为主,加强饲料管理,同时实施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王变清 商水县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