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李军国研究员
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的流程为:玉米、豆粕—粉碎—配料—混合—高温调质—冷却—二次配料(加入热敏性饲料原料)—二次混合—低温调质—制粒—筛分—打包。饲料中大宗原料(大料混合料)经高效调质,使饲料高熟化(生产出淀粉糊化度达到40%以上的熟化粉状料),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并杀死了饲料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提高了饲料的卫生安全性。
饲料中的微量组分、热敏性成分等在二次配料混合时添加,不经高温热处理,减少热敏性成份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保证了热敏性成份的有效性,克服了一般调质和制粒过程中热敏组分损失严重、需超量添加而增加原料成本的问题。不需配备后喷涂设备,减少了设备成本。
与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相比,该工艺增加了粉料调质熟化、冷却工序和二次配料混合工序;与二次制粒工艺、原料膨化(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相比,大料混合料调质熟化后不再制成颗粒或经高温高压膨化(膨胀)处理,减少了原料膨化机(膨胀器)等高能耗设备的配置,吨料电耗和投资成本低,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同时粉状饲料有效调质熟化操作管理方便,质量易控制,对操作人员要求较低。
研究表明,高效调质低温制粒畜禽饲料加工工艺可有效提升饲料品质,提高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提高热敏性饲料原料保留率,且颗粒饲料成形率、颗粒硬度及颗粒耐久性指数与普通畜禽颗粒饲料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