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瘦肉精,转基因等名词慢慢被大众熟知,人们开始关心猪肉产品是否含瘦肉精,是否是转基因等问题,担心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3.15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人们对有机,绿色食品更加渴望。于是纯天然、无药残、无激素、无抗生素的有机猪产品开始倍受关注,高端猪肉市场销量大增,发展有机猪生产的企业慢慢壮大,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发展对发展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意义重大。
中国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从目前有机猪生产规模来看,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实养猪企业要想发展有机猪生产并不像想像中困难,能否成功最关键的2个方面是饲料和疾病防治。由于标准要求饲料基本上都是有机生产的,疾病防治也不象常规养殖可以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这对于一些长期从事常规养殖的养殖企业来说难度比较大,但只要在观念上改变看法,行动上按步骤执行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就一定会成功。
有机猪的生产首先要引入有机猪
有机猪生产应从引入有机猪开始,就是要没有受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污染,包括没有涉及基因工程的育种材料、疫苗、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污染;当引不到有机猪时,只能引入不超过6周龄且已断奶的常规猪,引入后要有6个月的转换期;引入后要按有机方式饲养。
尊重猪只福利
有机猪生产,就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猪福利要求,如禁止使用限位栏、高床等限制猪只活动的栏舍,要设置足够的运动场,实行群养方式饲养;哺乳仔猪至少有6周的哺乳期,禁止给猪只断尾、断牙(可以钝牙);提倡自然繁殖(不能进行转基因和胚胎移植),可以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但不能使用激素实行诱导排卵、同期发情,也不能使用催产素催产;在运输过程中不能使用镇静剂或兴奋剂,应得到友好的对待,应尽量减轻其遭受的痛苦和胁迫,就近屠宰,运输时间要低于8 h。
使用有机饲料和添加剂
有机猪生产使用的饲料应是有机饲料,饲料中至少应有50%来自养殖场自己饲料种植基地或与本地区有合作关系的有机农场;在猪场实行有机管理的第1年,本场饲料种植基地自产的饲料(按照有机产品方式生产)可以作为有机饲料饲养本场的猪,但不能作为有机饲料出售;当有机饲料供应短缺时,可使用常规饲料,但其消费量占全年消费量的比应低于15%(以干物质计),同时要事先征得认证机构同意,并做好详细饲喂记录。饲料添加剂应属于农业部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内,同时又符合标准的其他要求,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如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也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开胃剂、防腐剂和色素,不能使用尿素、化学提纯的氨基酸和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可以使用氧化镁、绿砂等天然矿物和微量元素;添加的维生素应来自发芽的粮食、鱼肝油、酿酒用酵母或其他天然物质。
疾病防治遵照有机产品标准进行
有机猪生产过程中,对栏舍和猪只进行日常消毒只能使用以下消毒剂,包括软皂、石灰水、生石灰、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天然植物香精、柠檬酸、过氧乙酸、蚁酸、乳酸、草酸等;定期用国家批准的杀鼠剂进行灭鼠;禁止使用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进行预防性治疗;当猪只发生疾病时,用其他多种预防措施仍无法控制疾病或伤痛时,可以在兽医指导下用常规兽药治疗,但要保证其标准剂量的停服期经过该药的2倍停药期(如果2倍停药期不足48 h,则必须达到48 h后)之后才能作为有机产品出售。
要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对产品质量有可追溯性
不管是有机猪生产的猪场,还是常规猪生产的猪场,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管理,都应制定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对产品质量有可追溯性,以提高猪场的综合能力。实行有机猪生产的猪场必须具备可追溯的记录,要求日常生产记录至少要保存5年以上,常规猪生产场对这方面要求不如有机猪场严格。
产品要通过有授权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要有证书和标志
实行有机猪生产的猪场当达到有机产品要求后,向授权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经认证合格后,认证机构向申请者发放证书和相应数量的产品标签,就可以向市场销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