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日,由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水生动物健康与营养免疫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花都九龙湖公主酒店举行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水产业内的众多企业精英,共230人前来参会交流。
刘文斌教授阐述到,应激(stress)是水产动物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一般投饵时出现低氧、拥挤、高密度应激,比如草鱼细胞中脂肪沉积量—喹乙醇和异育银鲫肝细胞脂肪沉积--敌百虫胁迫。另外,大丰养殖鲫鱼的时候,将饲料用到36%蛋白,养殖户热衷追求高蛋白,出现营养胁迫,也导致向水体排泄的氨氮非常高,造成环境胁迫,加上蛋白价格昂贵,增加了养殖成本。目前,我们通过团头鲂来做一些营养应激的试验。发现高脂肪增多,易肝脏形成脂肪肝,发现microRNA调控脂肪代谢。
刘文斌教授强调,脂代谢调控物研究跟胆碱、黄连素、甘草次酸密切相关。其中,黄连素是中草药抗生素,能给改善高脂胁迫团头鲂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提高抗氨氮胁迫能力。果寡糖对团头鲂对抗高温应激的作用机制,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果寡糖降低了团头鲂高温应激前后血液中皮质醇、血糖和乳酸含量,提高团头鲂热休克基因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增强了团头鲂的抗应激能力。
刘文斌教授指出,目前,海纳川在研究酵母核苷酸在对鱼类抗应激实验过程中,往六份等量的鱼粉中分别加入六种不等量的酵母核苷酸,发现饲料中添加适宜酵母核苷酸可以促进鱼类生长,这可能与酵母核苷酸改善、修复肠道结构有关。另外, 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添加1%-5%酵母核苷酸能够提高鱼体免疫抵抗力,增加体内非特异免疫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