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是畜牧业大市,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畜禽饲养量和畜产品产量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左右。几年来,我们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紧紧抓在手上,切实加强监管,确保了全市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营造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舆论氛围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事关产业安全、涉及民生的大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搞好舆论宣传。一是成立组织。市县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成立了畜产品安全领导小组,由政府和畜牧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参加,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市县政府和畜牧部门都分别召开会议,对畜产品安全工作层层进行动员和部署,全面掀起依法整治畜产品安全工作的高潮。在2010年6月11日,我市在绥棱县组织召开了《全市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市委邱奎忠副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达、望奎、北林三县市区分别从畜产品监管、投入品监管、防疫检疫监督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经验,为全市进一步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好的工作方法。二是落实责任。市政府和市畜牧兽医局分别与各县(市、区)政府及畜牧兽医局签订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双轨责任状,明确了责任和工作目标。把监管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建立了奖惩激励机制,并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增加投入。几年来,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各市县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在基础设施、监测手段、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保障。2010年望奎和安达借助国家和省项目投入契机,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肇东市政府划拨给畜牧兽医局720平方米办公楼,并拨付专款130万元用于装修和购置设备,建起了畜牧兽医及畜产品检测综合化验室。市本级及安达、肇东、望奎等市县财政都专门安排了畜产品安全抽样检测和工作经费,确保了工作的开展。四是组织开展培训。对畜产品安全执法人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培训,系统学习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了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五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奶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还结合科普之冬、送科技下乡,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走村入户,深入普法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了广大养殖户和涉牧生产经营业户的法律意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10年共举办大型宣传活动18次,发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手册6000多册,出动宣传车130余台次,发放资料18万份,发放普法手册近2万本,悬挂宣传条幅300多条,开展专题讲座和执法案例剖析讲座30多讲,用典型案例教育广大群众,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和影响。
二、建立机制,落实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
畜产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注重在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建立机制,实现管理常态化上下功夫。一是针对畜产品安全工作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的问题,我们首先对畜牧兽医局涉及畜产品安全的科室,进一步明确职能,建立了监管责任制度,把监管内容、责任、目标细化到领导和分管科室,实行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制。同时,根据科室人员不足的实际,我们在执法工作上,集中调配力量,统一行动,开展综合整治,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统分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对养殖场户我们建立了养殖生产免疫检疫档案和用料用药安全使用及登记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饲料兽药和畜产品加工经营单位,建立了原料购入索证索票和产品销售登记台帐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初步实现了对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管理,形成了对养殖场户和经营业户有效监管的监督机制。三是为了确保畜产品生产经营业户认真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定义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我们按照省的要求,市县两级畜牧兽医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与辖区内的养殖场户及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活动,2010年全市与规模场户签订承诺书9316份,占规模场(户)的90%,与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签订承诺书1132份,达到总数的100%。通过签订承诺书把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明确起来,普遍增强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形成了生产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约束机制。四是加强了畜产品暨投入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加大了抽检密度和频次。一方面按时按量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抽检任务,去年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抽检饲料任务359个批次,抽检兽药、兽药残留任务110批次,抽检生鲜乳任务245个批次。另一方面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市本级还专门下达了畜产品暨投入品抽检监测计划,开展了现场快速检测和重点项目向有关单位送检工作,共完成抽检饲料123批次,兽药75批次,生鲜乳68批次,肉牛尿样试纸检测1165批次。通过有效检测,对正确评估投入品及畜产品安全形势,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抽检监测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
三、突出重点,强化执法,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集中整治
几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开展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整治的要求,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市畜产品安全形势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畜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三个关键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突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一是从饲养环节入手,抓好源头治理。首先在饲养无染疫健康的畜禽上下功夫。在畜禽饲养上推广自繁自育的生产模式,避免外疫传入可能带来的疫病威胁。严格执行免疫程序,积极组织开展好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其次严把畜禽输出检疫关。我们在海伦市抓点,全面推广海伦市在乡镇设立区域性动物检疫分站,村设协检员,屯设报检点的做法,在全市全面开展起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做到检疫工作到场到户,把染疫畜禽控制处理在饲养地,保证染疫畜禽不扩散、不上市。同时认真组织贯彻落实新出台的《屠宰检疫规程》,严格把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环节,确保上市肉品全部检疫合格。2010年,全市共查处动物卫生检疫监督违法案件242起,立案54起,结案53起,结案率达到98.1%。第三加强对饲养场户投入品的管理。监督养殖户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记录,确保畜禽吃上安全、符合标准的投入品,实现畜产品质量问题可溯源。二是从投入品生产经营环节入手,抓好兽药饲料专项治理。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多发最主要因素。由于我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业户比较多,复杂面广,因此我们把抓好饲料和兽药质量安全整治作为确保畜产品安全的关键性措施。2010年市畜牧兽医局由一名主管局长挂帅,抽调相应科室的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组,配备一台专车,利用3个月时间,集中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执法整治活动。共检查兽药店和动物诊疗机构984家,查处兽药违法案件144起立案46起,结案44起,结案率95.65%。取缔无证经营业户24户,没收假劣兽药7.74万支(袋),收缴非法经营兽用生物制品9632支(瓶)。抽检兽药产品90批次,兽药残留60批次,送省进行检验。同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市44家饲料厂的《生产资质证》全部进行了核查,核查率达到100%,对全市32个饲料生产企业和近千家销售点的饲料进行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6.4%和98.6%。完成了农业部和省局下达的饲料抽检任务370批次,共查处违法案件23起,没收销毁不合格产品3.45吨,罚款3.3万元,结案率达100%。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使养殖户都能用上安全可靠的投入品。三是从市场流通环节入手,抓好畜禽产品加工销售的治理。加强了对畜禽屠宰环节的检疫监督,普遍向畜禽屠宰加工企业、畜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场所派驻了检疫监督员,对进入这些场所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全程的检疫监督,对检出的染疫畜禽及病害畜禽产品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我们还不断扩大兽医卫生监督执法范围,加强了对超市、流动商贩等非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的执法管理,严厉打击经营未经检疫、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确保了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四、积极应对,采取措施 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
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行动》报道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立即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防止双汇瘦肉精事件此类事件在我市发生,市里成立了以王桂芝副市长为组长,畜牧兽医局局长刘彦贵为副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绥政办明传【2011】3号《绥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市畜牧兽医局成立了五个督导检查组,由五名局长带队,对生产、经营、流通等重要部位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全市上下建立了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随时受理和协调处理基层出现的突发问题。二是摸清情况,认真抽检。全市上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乡镇、村屯养殖户及兽药饲料生产经营逐一进行调查走访,弄清情况,排查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组织专业人员直接深入到乡镇养殖户、兽药饲料店、饲料场进行快速抽样检测。望奎县对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的51个备案场和全县百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场大户进行排查,动物检疫人员进行驻场监督,对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逐头检验瘦肉精,包括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的检验,12天共快速检测样品32489份。兰西县开展了拉网式检查,检测2643户,抽检肉牛4678头,生猪2235头,对榆林牲畜交易市场按牲畜进场量10%进行检测,检测肉牛1335头。北林区对大众肉联进行24小时驻厂检疫,同时绥化大众肉联有限公司配备了充足的抽样和检验人员,增加了两台酶标仪及配套设施,紧急采购检测用试剂。目前,对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比例达到100%,宰前抽检达到100%/批。肇东市由市农委、畜牧兽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四个部门组成了四个检查组,对全市饲料店、药店、兽药店、兽医门诊和肉牛、生猪重点养殖户进行联合检查,共检查药店32个、兽药店110个、兽医门诊66个,每个乡镇检测肉牛和生猪瘦肉精40户,检测莱克多巴胺34户,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检查了养殖大场、大户2.1万户,兽药饲料店800多家、饲料场44家,进行了近5万余次现场快速检测。经过拉网式检查和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发现使用克伦特罗的违法行为。三是引以为戒,加强管理。通过双汇“瘦肉精”事件,要强化管理,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方式,把责任落实到人、到户。市政府、市畜牧兽医局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畜产品安全责任状,开展了与畜禽加工企业、规模养殖户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工作,今年全市与规模场户签订承诺书1.1万份,签订率达到100%,与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签订承诺书1132份,达到100%。北林区与区畜禽屠宰管理所联合与屠宰企业签定了以瘦肉精检测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责任状。同时加强日常监管,采取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检等办法,扩大抽检频次和范围,不断加大对克伦特罗使用情况排查、抽检的力度。杜绝了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的行为,防止不合格畜产品流入市场。
五、问题和建议。一是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市除安达、肇东、望奎建立了检验检测中心,其他的市县由于缺乏资金,没有检验检测中心,而且设备陈旧落后,检验检测技术落后,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无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建议国家和省加大设备的投入,确保工作的开展。二是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制约监管水平。畜产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及重要品种质量抽检等方面需要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经费保障不到位仍是制约畜产品安全工作向纵深开展的瓶颈。例如:执法机构缺少执法车辆和必备的执法装备;没有足够的经费和设备支持工作的开展;对死亡的畜禽缺乏补助经费等。建议国家和省增加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执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