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牛资源丰富, 在我国南方的畜牧业中水牛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普通牛奶相比, 水牛奶营养价值高、 香甜可口、 风味独特, 越来越受各地民众的欢迎。当前水牛奶业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乳业加工的热点, 是不少地方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奶水牛犊牛阶段的培育, 是水牛奶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其培育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年牛的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因此, 做好新生水牛犊的饲养管理与常见疾病防治工作, 是发展水牛养殖业与奶业的基础。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1 饲养管理
1.1 犊牛出生时的处理
对于分娩水牛, 要做好接产护理的准备工作,犊牛出生后应及时用干毛巾清除干净小牛口、 鼻中的粘液;必要时可倒提其后肢, 使其口鼻中粘液自行流出, 防止犊牛窒息死亡。同时对脐带做断脐止血处理, 若脐带不能自行断裂, 可用已消毒的剪刀在离犊牛腹部约 10cm 处剪断, 挤出脐带中的血液与粘液, 并用碘酊涂抹消毒。剥掉软蹄组织;之后称重、 编号、 记录, 移进隔离单栏人工喂乳。保持犊牛舍通风干燥, 清洁, 定期对牛栏进行消毒灭菌。秋冬, 牛舍进风口围上布幔, 犊牛栏要铺上稻草,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1.2 早喂初乳
水牛犊出生后要在 1 小时内吃上初乳, 最迟不能超过 2 小时。初乳营养价值高, 含有大量易被小牛吸收的免疫球蛋白。新生犊牛需要及时摄入足量的初乳来提高免疫力, 否则容易感染疾病引起死亡。初次每头喂乳量1kg ~1. 5kg, 每天喂乳2 次 ~3 次, 奶温 35℃ ~37℃, 保证新生犊牛至少有 7 天吃上初乳。
1.3 哺喂常乳的管理
母牛乳汁是犊牛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哺喂犊牛常乳要努力做到“四定” 及“四净” 。“四定” 即人工哺乳时要定人、 定时、 定温、 定量。定人一般指喂乳时由一个人专门饲养;定时就是每天在固定时间喂乳 2 次或 3 次;定温即保持乳温在35℃ ~37℃进行哺喂;定量就是按规定的奶量进行喂乳 。“四净” 一般指在犊牛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到保持牛舍牛栏干净、 水槽料槽干净、 奶壶奶源干净、犊牛体表干净。哺喂常乳 40 天后, 视犊牛发育情况与身体素质, 可用全脂奶粉或优质代乳粉逐渐取代鲜奶。
1.4 适时补饲
随着水牛犊不断长大, 母乳逐渐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同时为了促进小牛瘤胃的发育, 应早期补饲适量的植物性饲料。从出生后第 8 天开始, 可训练犊牛采食优质青干草或青绿饲料, 任其自由咀嚼, 慢慢适应, 防止舔舐粪草、 脏物等习惯。20 天后可以训练犊牛吃精料, 初喂时可将红糖、 精料与温水拌匀后涂抹在犊牛口鼻上, 诱其舔食。经过几天训练后, 小牛开始采食精料, 注意不要一次性喂太多, 少喂多餐较好。为提高营养价值, 可将优质精料按比例混合玉米、 麦麸、 矿物料等进行喂养。开始时可用玉米粉、 矿物料、 食盐搭配精料煮成稀粥进行饲喂, 一周后可加入适量胡萝卜、 青菜等青绿植物混合煮熟喂养, 使其慢慢过渡, 以培养犊牛瘤胃对粗饲料的适应与消化能力。
1.5 断奶与分群的管理
对新出生的水牛犊, 根据它们出生日期不同和体型大小进行分群圈养, 有利于日常管理。将犊牛隔栏饲养, 可以避免或减少吮咬耳朵、 生殖器、 脐部等, 防止包皮炎、 脐带炎和食入牛毛过多所致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 待小牛采食粗饲料能力提高后, 可以有规律减少哺乳量, 逐渐断奶。犊牛断奶时间是根据其采食粗精料的量来确定, 一般断奶年龄是 3 月龄 ~5 月龄。早断奶可以减少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犊牛圈养 3 个月以上即为育成牛,可以大群饲养, 应为其提供运动场地, 饮水与遮阴设施, 让其自由活动。
2 疾病防治
2.1 脐炎
脐炎是新生幼畜脐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发炎的症状, 水牛犊也常发生。新生犊牛的脐带残段一般在出生后 6 天内逐渐干燥脱落, 不出血一般不进行结扎, 可加速其干燥脱落。期间若脐带受到尿液浸泡或其他污染, 接产剪脐带时消毒不充分, 都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可用 5% 碘酊消毒脐部, 用200 万国际单位青霉素、 0. 5% 普鲁卡因封闭脐孔周围;待脐孔形成瘘管时, 用消毒药洗净浓汁, 有脓肿时要切开排脓, 涂抹碘酊;发生坏疽时, 要切除坏死组织与脐带, 做好消毒护理措施。
2.2 腹泻
腹泻是水牛犊发病率高、 治疗困难、 死亡率高的疾病, 可分为败血型、 肠型、 肠毒血型三种类型。临床上常表现为拉稀粪、 虚脱、 食欲不振甚至伴发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母乳加水过多、 气温突变、饲养管理失误等易引发水牛犊腹泻。环境卫生差、伤口处理不好、 病毒感染等使水牛犊易继发细菌感染, 消化道功能紊乱, 引起腹泻。患有此病的小牛要进行隔离, 牛栏要经常消毒, 天冷时勤换垫草。保持母乳干净, 温度适宜。同时用恩诺沙星、 痢菌净, 每天肌注 2 次。病情严重时可配合补液, 5% 葡萄糖、 生理盐水、 氨基酸、 维生素 B 与 C 类、 芩连、青霉素等混溶后静脉注射, 每天一次直至好转。
2.3 瘤胃臌胀
断奶水牛犊食入精料过多, 易引起消化不良与瘤胃臌胀。诊断时可在瘤胃上部叩诊呈鼓音, 外观腹围增大, 采食量下降。若病情轻, 可灌入花生油以促进肠胃蠕动, 通便利食;若病情重, 则用放气针进行瘤胃放气, 放气完毕后注入 6mL 消气灵或其它止酵剂, 以促进瘤胃蠕动。
2.4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病可使水牛犊消瘦, 发育受阻;成年水牛的产乳量下降, 引起其他继发病使牛死亡,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养殖场要按计划对奶水牛犊进行定期驱虫。对水牛危害大的体内外寄生虫,每年要进行 2 次以上的大驱虫。对体外驱虫可在哺乳期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使用疥敌或螨净进行驱虫, 同时对栏舍用生石灰严格消毒杀虫。对于胃肠道内的线虫, 可用丙硫咪唑或阿苯达唑按说明书剂量磨成粉末在早上喂奶时放进奶中混匀, 一次性口服给药, 往后每隔 25 天驱虫一次。由于吃了带有囊蚴的水和牧草, 导致水牛犊患肝片吸虫病也比较常见, 主要以预防性驱虫为主, 按每 kg 体重口服2mg 给药硝氯酚片, 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以上。
3 小结
牛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场未来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水牛犊早期阶段的培育非常关键。饲养水牛犊要细致耐心, 及时喂初乳, 按规律训练饲喂代乳粉和粗精料, 以提高瘤胃的消化能力。同时要做好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坚持“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原则, 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 做好消毒驱虫工作, 保证水牛犊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扎实的后勤医疗保障。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李延生,覃广胜,文崇利,潘玉红,赵朝步,莫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