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发展生态养羊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3-18 16:37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养羊业为国内畜牧产业传统养殖项目,随着地方畜牧政策放宽,各种惠农补贴实施,养羊数量日增趋势明显。如此草场超载、过牧,生态环境恶化,产草量下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突破发展养羊业生产中的瓶颈和困扰,成为当前生态养羊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养羊业是指依托本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用先种草、后养羊、再加工的全新理念,引导养羊业走以生态保护治理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支撑、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化道路,是养羊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养殖业。它既促使养羊产业链前后延伸,又能带动农牧民致富奔小康。

1 面临的困境

     1.1 草地沙化严重

     目前国内环境恶化较为突出,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摆在案间,成为制约生态养羊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大批适合羊群养殖业发展的天然植被惨遭破坏,导致大量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沙源被释放,重新演变为流沙。

     1.2 传统养殖模式滞固

     目前,国内养羊业生产方式以农户散养为主,养殖效益较低。这些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畜牧养殖业科技投入的力度,由此带动起来的产业化雏形几近成熟。但是,以舍养为主的散养模式,难以将科技实用技术及生产体系发挥到最大效值,养羊业整体效益低下,缺少必要的科学指导。

     1.3 气候因素的影响

     这些年,气温变化无常,加上无节制砍伐,不少草地资源急剧减少。森林资源更是呈倍数的锐减,草地水分涵养能力越来越差,导致山泉干枯,河流流水量减少,一些小溪甚至出现断流。如此恶劣养殖趋势,要想发展生态养羊困难重重。

     1.4 草场退化严重

     据统计,贵州全年各类型草地合理载畜量为268.14×104个羊单位,实际存栏281.93×104个羊单位,超载13.79×104个羊单位。在草畜严重失调的同时,由于饲草供应季节性的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一状态的恶化。据调查和测定,高寒牧区放牧家畜在冬春枯草期,掉膘幅度达10%~30%,死亡达5%~10%,这两项相当于损失了14.5%~27%的家畜。草场植被退化,又导致了羊只长期营养不足,生长发育受阻,品种优势不能发挥。个体变小。体重下降,生产力也随之降低,各项生产指标等都有所下降。

2 发展生态养羊业的对策

     2.1 保护草原生态效益是发展根本

     为推进生态养羊业发展,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在保护地方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做到“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大力推进草地种植业,实时实地种植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和经济林,提高草地水源涵养量,实现以生态养殖为突破口的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2.2 立草为业,以草定畜

     养羊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优质、高产、低成本,没有优良的草资源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当下在大搞“退耕还林”的良好趋势下,抓住机遇大搞优质牧草种植工程,改变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实现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为今后生态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改变过去传统的牲畜放羊方式,转为舍养、季节性禁牧、休牧,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目的下的养羊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在这种模式下的养羊业,从某种意义上实现畜牧业就种植业的升级。畜牧业发展作为种植业的升级产业,将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依赖,更大程度地依赖人力资源和有限资金。

     此外,在实现升级畜牧业的目的之后,严格控制草地载畜量成为今后思考的关键所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根据草地类型、面积以及产草量,结合羊群日采食量和放牧时间划分,严格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根据草地牧草生长规律,科学制定“划区轮牧”、“季节性放牧”等等策略,为牧草繁殖生长创造条件,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3 提高出栏率,发展季节性畜牧

     发展季节性畜牧,有利于改善羊群结构,提高繁衍比例;有利于减轻草场压力,解决草畜间不平衡;有利于缩短养殖周期,提升羊群周转能力。而发展季节性畜牧的具体体现就在于提高出栏率,提高出栏率能够减少牧场压力,增强牧民抗灾保畜能力,为农牧经济增收创造条件,为今后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2.4 草地经营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的发展,应用于各行各业已经实现了不菲的效益。草地经营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推广草场围栏封育、补播、灌溉、灭鼠、清除杂毒草等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能力和牲畜的承载量;通过推广人工授精等畜种改良技术,提高羊只的生产性能;通过普及推广冬季暖棚养畜、药浴、驱虫、防疫、灭病等技术,提高仔畜的成活率,降低成畜的死亡率,将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的实用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证生态养羊业科技贡献率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1.贵州省务川县浞水镇农业服务中心,潘端阳;2.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农业水利局,韦克林;3.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李坤)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