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猪养殖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在中央对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畜禽业正处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的6年,是中国养猪业走向自动化、高效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一个过渡时期,无论是养猪观念还是猪场建设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给国内的生猪市场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猪是活体,在数据采集方面十分困难,我国部分猪场采用了可追溯性体系管理生猪,仅限于商品猪来源管理,采用特殊标签的普通耳标。随着养猪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的需要,真实、准确、可靠的猪场数据成为生产管理和育种技术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智能化养猪模式在数据收集、管理以及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智能化养猪设备成为猪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工具,可以帮助猪场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2生猪养殖信息化方向
虽然,我国在养猪信息化方面已有诸多探索和研究,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生猪养殖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大方向。
2.1养猪场环境信息采集与监测方向
对于养猪业来说,其生产主要受养殖品种、喂食饲料种类和质量、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约占20%~30%的比重。为了能让生猪更快地生长,只有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达到投入饲料少、获取数量多、猪肉质量好的效果。
养猪场环境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气压、噪声及粉尘等。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粉尘等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发生疫情;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气压影响着猪的生长与繁殖性能;密度、温湿度、通风换气则影响着猪生长繁育的速度。对这些因素进行监测和自动报警,能帮助管理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2养猪场环境自动调控方向
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养猪场环境(包括光照、温湿度等)的集中、远程、联动控制。各种自动调节设备与物联网相连。当猪舍内光照度、温度不在正常设定范围时,可远程控制开启或关闭天窗获取光照与温度,也可实时风机散热;当湿度不够时,则可打开水帘,增加湿度。当室外温度过高时,空气通过湿帘过滤,再进入猪舍时温度便可大幅度降低,然后通过风机排出舍外,进而形成空气流通。
2.3智能化精准饲喂方向
主要研究饲喂数据统计的全自动运算和耳标识别系统对进食的猪只进行自动识别。猪只佩戴电子耳标,由耳标读取设备进行读取,来判断猪只的身份,传输给计算机,同时由称重传感器传输给计算机计算该猪的体重,管理者只需设定该猪只的基本信息,系统就会根据终端获取的数据(耳标号、体重)计算出该猪当天需要的进食量,然后该数据分时间传输给饲喂设备为该猪下料。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目前该方向的研究主要应用于怀孕母猪或哺乳母猪。
2.4养殖场所和群养设备设计方向
智能化的养猪信息化离不开先进的养殖场的设计以及相关设备的科学应用。在养殖场的设计和建造方面,目前主流的设计是设计不同的功能猪舍(隔离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肥舍)。不同的猪舍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方案。在养殖设备设计和应用方面,目前漏缝地板已得到大范围应用,也经历过多次的优化与提质;饮水器的安装方式与位置不断有更合理的方案;国内外的电子饲喂设备厂家也已有20多家,设备的稳定性在不断地优化。
虽然我国的养猪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在过去6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的生猪养殖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4.1重手段,轻技术
养猪场注重对养殖各个环节操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却很少注重对现有技术的总结与提升。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当然这也与养殖场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关。
2.4.2重生产,轻服务
养猪场对于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比较重视,注重各种环境和生产信息的采集、上传与预警,但猪场很少通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来更好地指导猪场的生产,同时也忽视了对猪场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这将间接降低猪场的生产效率,限制猪场的发展。
2.4.3重管理,轻提升
目前的养猪场信息化建设,注重对猪场现有生产的管理。比较缺乏对外的交流与提升,缺少农业专家的指导提升。
3智农生猪养殖管理系统
智农生猪养殖管理系统是由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的智能养猪管理系统。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养猪场环境信息采集、监测、预警、调控和精准饲喂等功能,还采用了移动终端应用、远程双向视频诊断等技术,将技术指导、养殖培训、生猪资讯、专家咨询等结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系统充分应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养殖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DA等信息终端实时监测数据,为及时做出相关养殖调整和制定新的规划方案提供数据支持;系统首次引入了远程双向视频诊断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该功能与畜牧专家进行视频交流,反应生产中的问题,获得技术指导。
系统通过准确记录生猪养殖个环节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可以实现养猪场的精准效益核算,方便用户进行生产优化。同时,系统可以根据所养殖生猪品种的不同,将成型的养殖流程、饲料配方比例、养殖日期核算等科学公式转化为系统的功能模块,方便用户操作。
系统的坐席咨询专家均来自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系统可及时发布并推送最新的生猪养殖行业资讯给用户。智农公司一直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用户能够通过该系统学习最先进的养殖技术指导,进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
为了使系统有更好的扩展性,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智农公司通过网络平台为所有的生猪养殖用户提供统一的拓展服务。所有的用户都可以通过系统登录到生猪养殖管理网络服务平台。平台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在线的专家咨询、供求信息发布、市场资讯、技术推介等服务,并将不断完善相关服务内容,全力致力于维护和服务好平台中的所有用户。
4应用案例
该系统目前已经在北京郊区的养猪场进行了应用。为了更好地完善系统,我们对养猪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访。进入某养猪场的控制室,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液晶触摸大屏幕,从屏幕上可以很方便地查看整个猪场的生产情况,以及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表。通过查看到生产数据历史曲线,可以了解生产变化情况。进入猪舍,养殖人员正拿着便携终端采集猪只的生产信息。据工作人员反映,该系统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猪场的工作量,以前要十几个人干的活,现在四、五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完成。
一些养殖人员感受最深的是,以前遇到生产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得四处去找解决办法,费时费力,往往等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已经给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现在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可以通过远程双向视频向畜牧专家直接咨询,专家通过视频能全面、详细地了解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给出应对措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据猪场的经理反映:该系统的应用不仅为猪场节约了人力、成本投入,提高了效率和管理精细度。最可喜的是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场内养殖人员的养殖技能大有提高,而且能够掌握到最新、最先进的相关技术。这使得他们对养殖场的前景十分有信心。
5结语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进行猪场的信息化建设,猪场在选择智能化养猪模式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猪场的应用经验和设备技术,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智能化养猪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利用智能化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持续改进猪场生产性能,进而推动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长远发展。
(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张倩,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