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的规模化发展,牛场密集排放的粪污对大气、水体、土壤等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与其他畜禽养殖业相比,奶牛养殖业所产生的粪污最多,处理难度也最大。随着我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养牛场特别是奶牛场粪污处理将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摸清山东省养牛企业粪污处理现状,探索山东省牛场粪污的适宜处理模式,笔者于 2013 年 9 月—2014 年 3 月对青岛、烟台、威海和潍坊等 4 市的 35 个规模奶牛场和肉牛场(存栏 100 头以上)的粪污处理现状进行了调研。
1调研内容与方法
1.1调研内容
对牛舍清粪方式、 牛场牛粪处理方式、牛场污水处理方式、牛场雨污分离设施、牛场是否有固定堆粪场及防雨、防渗和防流失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1.2调研方法
采用现场考察与发放调研表相结合的方式对 35 个规模奶牛场和肉牛场的粪污处理现状
2调研结果与分析
表1表明,山东省牛舍清粪方式比较先进。 在 35个牛场中,有 17 个牛场采用人工清粪方式,占被调研对象的 48.6%;采用机械清粪的牛场也为 17 户,其中刮粪板清粪占被调研对象的 5.8%;水冲粪仅占 2.8%,说明大部分养牛场场主意识到干清粪(人工和机械清粪)是减少粪污量非常重要的措施。
从表2可以看出,在牛粪处理方式上,直接使用或销售的有 19 个场,占被调研对象的 57.1%;将牛粪堆肥处理后销售的有 11 个场, 占被调研对象的31.4%;制作沼气的为 5 个场,占 11.5%。 牛粪的利用方式与牛场周边可消纳牛粪的土地面积、粪污无害化处理意识以及养殖规模有关,规模较大的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意识强的牛场多采用堆肥处理后销售或制作沼气;而规模较小、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牛粪且缺乏粪污无害化处理意识的牛场多采用直接使用或销售的利用方式。
表3显示,在污水处理方式上,能够利用三级沉淀池对奶牛养殖业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的仅有 5 个牛场,只占被调研对象的 14.3%;而不加处理直接排放的牛场户数达到 13 户, 占被调研对象的37.1%;制作沼气的牛场为 7 户,占 20%。由表 4 可见, 采取雨污分离措施的牛场仅有 4户,占被调研对象的11.4%;而没有采取雨污分离措施的牛场有 31 户,占 88.6%。 牛场尤其是奶牛场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采取雨污分离措施,在夏季会使本来就较难处理的污水产量剧增。 雨水、污水分离是治理环境污染、减少养殖业粪污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山东省养牛业采取雨污分离措施的养牛场所占比例却很小,尽管雨污分离措施并不需要太大的投资,但是大多数牛场不采取雨污分离措施的原因主要还是环保意识的缺乏或淡薄。由表 5 可知,在被调研的 35 个养牛场中,有固定堆粪场所的牛场有 29 户, 占被调研对象的 82.9%;没有固定堆粪场的牛场仅有 6 户, 占被调研对象的17.1%。 在畜禽养殖业中,奶牛产生的粪便是最多的。据测定,1 头体重为 500~600 kg 的成年奶牛, 每天的排粪量为 30~50 kg。 如果按 1 头奶牛日均排粪 35 kg来计算,1 个 200 头奶牛的奶牛场 1 年排出的粪便总量为 2 555 t。 如此多的奶牛粪便没有固定的堆粪场所是非常危险的,而堆粪场所无遮雨棚,在夏季由于雨淋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将会非常巨大。如果只有遮雨棚,而无防渗、防流失设施或措施同样也会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3山东省养牛业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
3.1养牛场粪污处理程度低,随意堆放的现象仍很普遍
该次调研仅对存栏 100 头以上的奶牛场和肉牛场的粪污处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山东省目前存栏奶牛 150多万头, 按照存栏 100 头以上的奶牛场所养殖的奶牛的数量占奶牛养殖总量的 40%的比例来计算, 山东省目前至少有 90 多万头奶牛是散养的。 众所周知,散养户牛舍简陋、管理粗放、饲养技术落后,几乎没有粪污处理设施, 对奶牛所产生的粪便、 污水既不能有效处理,又没有利用去向,任意堆弃排放的现象普遍存在,将会对周围的空气、水体、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可见,散养是造成养殖粪污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3.2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场在粪污处理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规模较大的新建的奶牛养殖场,粪污无害化程度大大高于规模较小和建立时间较长的奶牛场。 青岛奥特奶牛良种场创立光伏大棚浮萍污水处理模式,以彻底解决奶牛场粪污处理,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该模式对奶牛粪污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 首先进行粪污固液分离,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机肥生产;而污水通过养殖浮萍,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处理后的污水可循环利用,达到了污水零排放和再生能源生产同步进行的一举两得的效果。
3.3养殖场无力承担过高的粪污处理成本
虽然部分养殖场具有环保意识,也能够意识到不进行有效的粪污处理措施的严重后果,但是由于粪污处理特别是污水处理的高成本以及奶牛养殖业的高成本而无力配备相应的设施,因此养牛场投资粪污处理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也是造成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程度低的另一重要因素。
4解决山东省奶牛养殖业粪污处理的建议
第一,要强化环保意识。 养牛场尤其是散养户环保意识的淡薄,是导致奶牛粪污无害化程度低的首要原因。 对此,农业和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养殖户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养殖者认识到,今后不环保的养殖场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第二,推广先进适用的粪便处理技术。 如推广干清粪工艺、雨污分离、污水暗沟排放、储粪场所地面防渗处理、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技术。
第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通过树立不同养殖规模情况下粪污处理的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广大牛场走上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之路,实现对牛场粪污处理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循环利用。 加强对养牛业粪污处理的扶持力度也是解决山东省养牛业粪污处理现存问题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