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教育的方针、政策,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树立了新的职业教育观念,在实践上重构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结构,改革了以课程、教学、实训为核心的育人模式。《畜禽生产》课程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程立足畜牧兽医专业实践,以学生为核心,面向生产第一线,使学生真正融会贯通和掌握猪的生产、禽的生产、牛的生产、羊的生产等基本专业技能。通过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扩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行业为背景整合专业课程内容,保障学生能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以生产为主线开发专业课程,加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重点突出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最终体现以学生为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效益。
1通过《畜禽生产》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调整,增强学生动手兴趣
职业教育的学生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是必须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最突出的两大矛盾:解决有限的学时与就业适应能力的矛盾;解决有限的学时与未来社会要求劳动者掌握多元技术的矛盾。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综合化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手段。
畜牧兽医专业《畜禽生产》课程内容有家畜遗传、育种、繁殖、营养、饲料、畜禽生产等教学内容,很明显地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应用分开,教学上不仅需要太多的理论,结果理论联系实际少,致使理论难学,实践亦不易掌握。改革后,我们将以上相关课程优化处理,在课程中精选内容,保证重点,剔除过深的遗传、育种以及繁殖、营养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重点突出猪、禽、牛、羊的生产环节,以学生应职能力为前提,不仅节约了课时,还大大延长学生对这些畜禽生产中饲养管理的学习和劳动(实践)时间,不断增强学生动手兴趣,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调整增加《畜禽生产》课程中的实践操作内容,适当归纳和减少相应的理论阐述,并将课堂讲授内容移动到畜禽养殖场或移动到畜牧兽医实验室来完成。教师授课能够结合生产需要突出重点,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理解了畜禽繁殖、营养、饲料和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技术,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步骤,眼见为实,亲身实践,在直观中学习轻松愉快,记忆犹新,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高涨,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课堂和实践操作形成了良性循环,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欢迎。
2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扩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征明显的“应用型”教育。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在改革试点中,我们扩大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比重达到55%~60%实践教学包括课程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技能考核、工种技能培训与考核、毕业(顶岗)实习、生产环节实践、畜禽饲养活动等等。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室、演示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场地的作用。比如:我们将学生安排到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养猪场、养鸡场、奶牛场、基层畜牧兽医站等场站开展生产实习,组织学生到这些场、站完成与课程相关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角色,熟悉未来的的工作岗位,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联络生产企业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听授企业文化讲课,贯通企业生产与企业管理意识,让高年级学生直接进入生产企业从事一线劳动,组织、带动和促进他们参加到实践中去,积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学校经常开展把生产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来和把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送的企业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从中获益多多。近几年,不少的大型养殖企业连续到我校招聘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学生就业率接近100%。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巩固教研改革成果
随着教研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状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和实验室以及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市场需求。
3.1实物教学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实践应用性极强,包括诊断、治疗或饲养、管理技术等,最终都要落实在动物体上,所以此教学环节是本专业的基础。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畜禽生产》课程时,多采取实物教学的方法,学生在认识、理解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中,着重猪、鸡、鸭、鹅、牛、羊等畜禽的饲养生产实践,增加第一经验的积累。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品种的认识,畜禽体尺测量、体重检查,高低产畜禽体型外貌判别,胴体测定、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及其饲养管理技术的实践、记录、分析、总结评价等,都直接面对相应畜禽实体。
3.2按经验和案例教学
《畜禽生产》课程要求授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学校选择具有“双师型”技能的优秀教师从事这一教学活动,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将积累的工作经验、实践经验教授给学生。除实施教材教学外,还用临床病例、手术操作、学生养殖(养猪、养鸡、养牛羊生产)阶段评判等多方面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认识。
3.3利用现场教学
对于《畜禽生产》教学中的养鸡、养猪、养牛、养羊生产实习,饲料生产技术应用等,组织学生参观肉品屠宰检验检疫流程,参与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猪、禽、牛羊传染病季节性预防接种工作。每个学期末还利用1~2周的时间,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专业技能实习周活动。在养猪、养鸡、养牛、养羊教学实践中,按班级分组轮流划分专用圈舍进行畜禽饲养并到校内牧场、鱼塘、沼气池进行生产劳动,理解畜禽场粪污处理与利用,开展相关实训活动。
3.4严格管理,加强考核
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今后工作的能力,因此,必须严格检查学生每次实验、实习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我们制定了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并提高实践考核成绩在期末总评中的权重,实行实践考核一票否决制,规定不及格者,一律补考重修。
通过《畜禽生产》课程教学改革,给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表现专业思想稳定,学习有方向,自觉性高,应职能力扩大。这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改革,学生掌握的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更强,适应市场和社会就业得到了普遍提高。从2005年以来,肇庆工程技术学校每年都能够招收和组成3~4个以上的班级学生就读畜牧兽医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中就读畜牧兽医专业的中专学生超过1200多人,大专学生超过500多人,本科学生超过200多人。畜牧兽医专业已经成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示范学校和国家级示范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