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肉鸡疫病控制研究室主要技术开发亮点

发布时间:2014-04-17 15:24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2013年肉鸡产业实用技术的创新性研发亮点(2)

 

王笑梅: 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方案
    制订并优化了一套适合快大型肉种鸡和本地鸡的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方案 (见表1) 。该方案将一个世代的检测次数由国外推荐的6~8次减至4次,降低了养殖户的检测成本。由于地方鸡种内源性禽白血病阳性率很高, 所以尽量多地检测蛋清, 克服了肛拭子的高假阳性率。该净化方案正在4个肉种鸡场进行实施和推进, 已检测了6批肛拭子样品和2批蛋清样品, 检测样品20 000余份, 及时地淘汰了阳性鸡。试用效果表明, 从初期的禽白血病阳性率30%以上降至5%以下, 效果良好。

 

田国彬: H7N9流感监测及病原研究取得良好进展
    在我国11个省份获得病原学样品10 000多份, 在其中9个省份活禽市场、 信鸽和野鸽中采集的样品和各省送检的疑似样品中分离 H7N9亚型流感病毒53份, 为疫源的定位和控制提供了直接依据。全基因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H7N9亚型流感病毒容易感染人的主要原因是所有从禽体和人体中分离的病毒都具有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禽体内分离的 H7N9 亚型流感病毒对鸡、 鸭、鸽和小鼠均无致病力, 但从人体内分离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小鼠严重发病。从传播试验中可以看出, 人体分离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可经飞沫在雪貂中高效传播。该研究确定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目前没有使家禽发病、 直接危害家禽的能力, 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获得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增强的关键突变, 揭示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存在较大人际间大流行的风险, 为H7N9亚型流感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廖明: 获得水禽用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新兽药证书
    获得了水禽用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新兽药证书。该水禽用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不仅在水禽 (鸭和鹅) 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而且在鸡群中使用的效果也非常好, 诱导抗体水平高, 免疫后21 dHI抗体水平均>8log2, 攻毒后免疫鸡, 除对其中1株7.2分支毒株的保护率为90% (9/10) 外, 对其余毒株均100% (10/10) 获得保护。提示该水禽用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2.3.2和2.3.4等不同抗原分支的病毒都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具有在养鸡场推广使用的潜力和前景。

 

刘爵: 首次从患呼吸道疾病的鸡中分离鉴定出C型禽肺病毒
    在国际上首次从患呼吸道疾病的鸡中分离鉴定出C型禽肺病毒, 该病毒感染鸡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初步调查表明C型禽肺病毒感染在很多养鸡地区普遍存在。利用禽肺病毒重组F蛋白建立了检测血清抗体的ELISA方法, 该方法与IDEXX公司禽偏肺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总符合率达到95.73%, 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初步完成禽肺病毒抗原检测方法、 病毒亚型鉴别的 RT-PCR 方法和用于检测病毒的 IFA 方法。C型禽肺病毒在Vero细胞上初步驯化为疫苗毒, 已完成部分疫苗试验。

 

邵华斌: 建立空肠弯曲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
    建立了空肠弯曲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菌和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和空肠弯曲杆菌、 结肠弯曲杆菌和弯曲杆菌属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并进行临床检测应用, 为肉鸡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菌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技术手段。
    完成新城疫TS09-C耐热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和6种插入重组病毒拯救, 建立了病毒活载体研究平台。插入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新城疫病毒耐热载体中成功表达, 重组病毒2次免疫鸡后用强毒攻击, 可100%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