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日电(记者 范建) 我国今天全面启动中德合作项目———推广应用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种遗传物质与相关技术,实施后将提高我国现存的13944.2万头牛的品质和产奶量。
记者从全国畜牧总站与德国宝牛育种中心在北京签订的项目实施方案中了解到,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奶牛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奶牛平均单产仅4000公斤,与世界平均水平6000公斤、发达国家8500公斤相比,差距明显;肉牛平均产肉量约134公斤,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
德系西门塔尔牛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牛品种之一,具有较高产奶和产肉性能。中国农业部决定引进并推广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及其相关技术,是为了加快品种改良步伐。2007年7月,两国农业部签署了《关于推广应用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种遗传物质和相关技术的合作协议》。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组织实施区域改良试验;德国宝牛育种中心负责提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优质冷冻精液,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项目专家负责规模牛场集中测试工作。目前,已选择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山东、河南、新疆等7个省为项目实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