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双汇立足深加工 中西结合开创中国肉类第一品牌

发布时间:2011-08-09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行业充分竞争的同时,企业如何挖掘新的效益增长点,用100亿的企业管理理念去管理1000亿的企业是肯定行不通的,对于中国肉制品加工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一位肉制品加工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上世纪80年代,双汇集团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的“拼”字文化,企业从一个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小型肉联厂,到上世纪末发展成为年销售超60亿元的肉类食品集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做过一个系列报道,介绍中部六省发展情况,河南作为开篇章,第一话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吃的火腿肠中,十根有五根是双汇产品”。那么,双汇究竟是靠什么来保证肉产品的质量呢?发展到如今,它又将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呢?双汇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汇将立足于深加工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肉产品。

  中式改进为根本

  双汇集团作为全国肉类加工企业的领航者,发展至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异常突出。技术革新、模式创新、管理精细等等促使成为肉类深加工产业翘楚,在毛利不高的情况下,凭借快速的资产周转仍然获得了可与白酒企业媲美的净资产周转率。

  “不断挖掘深加工环节的含金量,绷紧整个产业链条,这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制胜的关键。”双汇集团一位负责人道出了双汇“真经”。

  多年来双汇摩拳擦掌打造“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提高工业化屠宰集中度,巩固猪肉加工优势,重点增加牛、羊、鸡、鸭等畜禽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大、加工精、名牌多的肉制品生产基地,肉类产品深加工技术在双汇中尽显改进本色

  进一步增加分割肉品种,满足市场细分的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方便快捷的调理肉制品、家庭消费的生鲜肉类半成品,推动家庭厨房工业化。扩大低温熟肉制品生产规模,发展酱卤、熏烤、腊制等中式肉制品和添加肉类方便制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加工改良,提高皮、血、骨、内脏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清洁生产。

  西式引进成关键

  双汇集团提出“创中国第一生鲜肉品牌”的战略目标,引进欧洲先进的三点式低压麻电、真空放血回收、蒸气烫毛、超声波清洗等工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预冷、精细分割和规模化冷链生产,在猪肉深加工环节再次领跑全国肉制品行业。

  这场深加工环节的革命更促使双汇肉制品产业链由生产领域向流通、服务领域延伸。生鲜肉的主要销售渠道为连锁店,双汇生产的肉制品70%由此走进千家万户。

  依托精深加工,加工销售生鲜肉是双汇发展新的战略重点,双汇一手推开市场之门,一手挽起农民同奔富裕。凭借规模优势,双汇的毛猪收购价格比其他屠宰加工企业平均每头高10多元钱,仅此一项每年助农增收1000余万元。

  围绕消费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开发了200多种冷鲜肉、200多种调理制品、6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所生产的双汇高低温肉制品被授予“中国名牌” 、“国家免检产品”,企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无论是中式改进还是西式引进都深刻体现出双汇一直立足于深加工的产业链,为实现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承诺不断努力,从双汇集团的发展中,我们可以预见到,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