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水滩乡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距离甘肃白银市120公里,虽然甘肃日照充足,盛夏时太阳甚至9点才落山,但由于牧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风急沙大,所以即使在盛夏,温度也十分舒适。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使漫水滩乡从2010年着力发展养殖业。荷斯坦牛场之旅在法国库恩的大力支持下,来到了甘肃白银昌欣乳业。让我们跟随荷斯坦的脚步,了解河西走廊人的养牛历程。
昌欣乳业是在致富带头人余志才的全心努力下,于2011年在白银景泰县政府的支持下,占地600亩、投资3800万元建立而成的。从2010年建场到现在4年的时间里,昌欣乳业也从260头牛的规模增长到了目前的900头,作为个体牛场昌欣乳业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
占 地 600亩
存 栏 900头
成母牛 600头
泌乳牛 300头
乳脂肪 3.4~3.5%
乳蛋白 3.1%
奶 价 3.5元
T M R 法国库恩
挤奶机 2x20上海麦喀斯
冻 精 北京奶牛中心
前身今世——肉牛场转奶牛舍之路
甘肃昌新乳业的前身是一个肉牛场,2011年致富带头人余志才在白银景泰县政府的支持下在这里建立了牛场,当时主要考虑到这里前身是肉牛场,已经有了牛
舍,虽然牛舍结构和奶牛舍比有所不同,但也相对节约了成本。另外,土地相对便宜,土地是由政府划拨,农民进行承包,每年给2万承包费。其次,因为土地资源
丰富,这里的饲料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
昌欣乳业目前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42700平方米,其中,1500平方米办公楼一栋,1200平方米干草库3栋,1200平方米库房4栋,500平方米的牛舍10栋。
牛场经理余志才是一个半路出身的养牛人,虽然聘请了专业人员管理牧场,但他还是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奶牛管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牛舍结构不合理对奶牛舒适度和产奶量的不利影响,所以决定在牧场其他位置重新建立牛舍,使奶牛更加舒服的生活。
余经理介绍到从2011年到现在昌欣乳业建场4年来,规模也从最初的260头增长到了目前900多头的规模,其中有700多头是从内蒙、西安等地购买的。虽然现在市场行情不是太好,但由于有政府和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他准备在合理范围内逐步增加存栏量。
远亲不如近邻——饲料就近采购
牧场目前主要饲喂的饲料品种有苜蓿草、燕麦草、玉米秸秆,全棉籽等,这些全部是国产饲料,而除了全棉籽外其他饲料都是甘肃当地购买的。
余经理进一步说,现在国产饲料的品质在逐步加强,包括蛋白等含量越来越稳定,进口饲料的价格过高,时常还会出现断货的可能性,就当前的奶价来说,还是保守使用国产饲料比较稳妥,并且能降低些饲养成本。
昌欣乳业实施“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自身优势,每年消化牧场周边玉米地7350吨,同时缓解了当地农民买粮难的难题,并且每年转化玉米秸秆520
吨,收购小麦秸秆350吨,增加农民收入。余经理还解释道,从当地收购饲料,比如秸秆可以减少每年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牧场每年还会向周边提供有机
肥4200吨。
牛场使用的是法国库恩牵引式的TMR,方便、快捷、搅拌效果也很出色,刀片容易更换,维护费用较低
携手合作 共发展的采购之旅
在产业结构上,余经理说到,牧场的发展项目有助于调整周边农业,每年还可以为300户养殖户提供良种犊牛供给,并为能周边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其
次,牧场与当地种植户建立了饲草“定单”关系。农户按订单要求的数量、品种种植饲草,并鼓励农户种植青贮玉米,牧场根据订单确定的价格收购饲草,目前已经
与200余农户建立起订单关系。
这样牧场拥有了稳定的饲草供应者,农户的饲草也有了固定的销售途径。利用这种模式可带动周边饲草种植基地近2000亩,玉米种植基地近4000亩。每年需
要苜蓿干草2600吨,青贮玉米6405立方,玉米1683吨,可以带动周边种植户500多户,可有效地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种植户年人均收入由目前的
3700元增加到5700元左右。并且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饲草料需求量的增长,将带动周边玉米、豆类、牧草种植等相关产业。
分群需合理 密度要适宜 营养不能差
奶牛合理分群是健康成长的保证,并且需要控制密度,保证奶牛有充足的采食位。牧场目前每天饲喂2~3次,固定饲喂顺序、投料均匀。班前班后查槽,观察牛只
采食、反刍及剩槽情况。饲养员需每天清槽,合理利用剩料。保持饲料新鲜度,认真分析采食量下降的原因,不要马上降低投放量。
另外,牛只需要去角,避免相互争斗。食槽宽度、高度、颈枷尺寸适宜。
奶厅管理要精细
奶厅是牧场收益体现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昌欣乳业在奶厅人员构成上和多数私人牧场一样,主要会选择牧场周边的村民,并在他们真正挤奶前先进行
培训,对行业、奶牛有基本的认知,且把奶厅的重要性贯彻到挤奶员心中。余经理表示说,只有让挤奶员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了解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后
果,他们才会真正愿意认真接受、学习奶厅的标准流程,才能在工作中按此标准去操作。
奶厅工作最注重的就是细节,牧场奶厅每天三个班次,早上5点到7点,中午12点到3点,晚上8点到10点。场长和技术人员会定期给挤奶员工进行培训,包括
挤奶操作程序,设备清洗以及各种指标的控制等。奶厅的工作很有规律,一天三次,刷奶罐、清洁乳房、药浴、做卫生。挤奶时要求挤奶员按照规程对乳房干擦、清
除杂物。然后乳头刺激和乳房炎检测。挤前先药浴,以杀死可能在挤奶前进入乳头的细菌。干燥乳头,然后把毛巾翻过来清洁乳头末梢。安装机器,使最少的空气进
入系统中。
地理占优势 蹄病可忽略
牧场位于西北,天气干燥,沙子丰富给奶牛创造了天然、舒适的环境,即使昌欣乳业现在没有卧床,但肢蹄病和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并不高。而牧场兽医每天早上6点
去牛舍巡视观察奶牛,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奶牛,就把它们记录并带到病牛区,通过体温,听诊等方法确诊、治疗。
培训是关键 必须时时抓
培训学习是牧场发展的关键,通过培训能意识到了自身管理的不足与差距,昌欣乳业在培训方面也不愿落后。牧场每个月都会制定主题,由场长根据时间给员工由浅
到深的进行培训。由于牧场位置较偏,组织员工全体性的培训十分困难,所以牧场每次都会派一两名骨干到外表进行学习、培训,回到牧场后在结合牧场的情况,把
自己学到的知识通俗易懂的传递给其他员工。除此之外余经理每年也会请一些专家到牧场驻场指导几天,尽可能的为员工制造多学习的机会。
福利稳定是基础
昌欣乳业目前场长年薪8万,兽医、配种员年薪6万,技术员每月工资2000~3000元,属于当地中等水平。每年年底会有考核,一个月10分,一年120
分,每分100元,根据每个月的考核积分,集中到年底和年终奖一起发放。牧场每月有2天的休息,很少有人员流动情况。这也和牧场位置偏僻,周边的就业机会
较少,牧场包吃住,需消费的场所也不多有关。
据了解牧场的伙食也相当不错,荤素搭配适宜,还会隔三差五的为员工改善伙食。牛场生活区还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械,平时牛场也会定期组织一些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我是2011年建立的昌欣乳业,它位于甘肃白银景泰县漫水滩乡富民村,总占地面积600亩,投资3800万元,现存栏900头,预计自行扩繁至总存栏数2000头。我是一个半路养牛人,和奶业接触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2011年我在白银景泰县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牧场,起初只是想多赚点钱,为了让妻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后来我慢慢的和奶牛有了接触,才发现奶牛是挺奇妙的
动物,你对她的好与坏,她会直接在牛奶品质上体现。与所有半路养牛人一样,对于奶牛的一切,我都一知半解,为了能快速的了解奶牛,在建场之初我也去了很多
牧场学习,并请了从事这个行业多年的老兽医。虽然接触这个行业的时间不长,现在奶价也在持续下滑,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中国的人口比例这么大,奶业的市场
非常大,我国乳业的发展一定会越走越好。下一步我还准备建立有机肥厂,使我们场的粪污得到彻底的解决。
我父亲是一名兽医,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从高中毕业就开始在学校的门诊处从事兽医,后来又进入乡镇兽医门诊处。此外,还做过配种工作,父亲也是一直特别支持我。
我以前是养肉牛的,而昌欣乳业的前身就是肉牛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昌欣乳业的牛群结构并不是特别符合奶牛场的结构,只能慢慢来调整。我觉得奶牛和肉 牛比起来,肉牛并不讲求日粮怎样,不是特别费心劳神,但是奶牛必须研究粗饲料、采食量等各项注意问题,在不同时期还要有不同的配方。在招聘时,有余经理从 周边村民招聘过来的,技术员工则是我们共同找寻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