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派发企业招聘传单、印制精美的宣传册、频繁地参加招聘会,有些企业打着招聘的幌子做广告。”昨日,山西人才市场、太原人才市场同时举办招聘 会,一家工程类企业招聘人员张先生透露,有些企业根本不缺人,参加招聘会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相比昂贵的广告费,每场招聘会花费200元的展位费,相当划 算。
“绝招”一 假招聘之名 行宣传之实
“营销招聘主要是指同一企业频繁参加招聘会,或者一个企业的多个部门设置多个展位,频繁招聘。”一家保险类公司招聘人员称,一些企业多以这种方式进行宣 传,招聘理由为:公司业务扩大,或者开设了新的部门,需要注入大量新职员。
昨天的招聘会中,记者跟随太原师范学院大四学生艺海龙参加了三家保险类公司的面试。初试题目并不严格,没等艺海龙说话,招聘人员便很热情地递上名片,招聘 人员的身份多为企业主管或者咨询顾问,声称工作经验为三年以上,有自己的团队。
根据现场调查,除了有些保险类公司采用这种方式达到宣传目的外,一些新注册的销售类企业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同学,你好,你拿的是我们公司的宣传册 啊?”听到这样的话语,千万别意外,因为说话的这家企业在人才市场共设置了两个展位。
再看企业的招聘信息,需要业务员若干名。该公司招聘人员透露:公司刚刚建立,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只要是路过的人,都能拿到一份精美的宣传册,而且只要填写 个人信息的都有复试机会。
“绝招”二 借正规复试推广企业品牌
事实上,并不是全部的企业都采取营销招聘类的宣传方式,不少企业宣传的比较“含蓄”。
“这类企业往往不会常年在人才市场设置展位,而是短时间内集中进行招聘。采取的方式多为播放企业文化视频、设置夸张的宣传海报、个性的招聘信息,来吸引 求职者的眼球。”一家工贸公司招聘人员透露,这种企业往往看着很正规,招聘人员也不会很热情地招揽求职者,初试也很严格。
! 记者跟随即将毕业于太原大学的学生胡姚参加了一家网络公司的复试。第一轮复试分为:自我介绍、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5分钟内回答面试官的随机问答、才艺 展示,多数像胡姚一样的应届求职者第一次见到如此正规的复试。
接下来,求职者们还将接受企业各个科室负责人的第二轮单独面试。“问题多为是否喜欢所面试的岗位,主要是考核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个人品质。”胡姚复试结束后 称,整整一下午时间,只能在这家企业面试,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第二家企业的面试。
该公司人事主管透露:企业刚刚在山西建立分公司,正规的复试会给求职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企业文化也可以得到提升,即便通过复试的求职者不想留下,或 者企业不录用求职者,都不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为企业人员在面试的同时,推广了企业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