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大尾寒羊毛绒品质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尾寒羊毛绒细度、长度、强力等的检测,分析大尾寒羊毛绒品质和利用价值,为地方品种毛绒资源的开发利用、育种方向及品种保护等提供依据。
1 毛绒样品采集数量及范围
(1)材料。在某羊场挑出符合条件的成年及青年母羊进行采样,共计采集83只羊毛样,其中成年母羊34只,周岁母羊49只。每只羊采集肩、侧、股、背4个部位,分别从这四个部位的毛根处采集面积约5cm×5cm的毛样样品,立刻装入带封条的样品袋中密封。采样过程中注意不掉落粗毛。
(2)分析测试方法。毛绒纤维细度按照GB/T21030-2007《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平均直径与分布试验方法纤维直径光学分析仪法》方法测定;纤维类型按照GB/T14270-2008《毛绒纤维类型含量试验方法》中的方法测定;手排长度按照GB18267-2000《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测定;单纤维长度按照SN/T0478-2003《进出口洗净毛、碳化毛检验规程》测量;单纤维强力和伸长率按照GB/T13835.5-2009《兔毛纤维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试验方法》测定。
2 毛绒品质检验结果与分析
(1)羊毛纤维类型。本次调查的大尾寒羊因经过改良,被毛同质性较好,所测的83只羊中,成年母羊同质毛所占比例为97.08%,周岁母羊同质毛所占比例为84.42%。所有羊只肩侧全部是同质毛,因此本次分析对象主要以同质毛为主。



注:上表同行凡上标小写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3)不同部位的羊毛细度。表5显示,部位间毛细度有一定的差异。成年羊和周岁母羊都是股部的毛较其它部位的长和粗,周岁母羊股部与肩、侧、背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另据相关报道,中卫成年山羊的羊绒按肩、侧、股顺序依次变粗。肩、股部相差0.42μm。内蒙古白绒山羊按腹、肩、颈、背、体侧、股顺序依次变粗,腹、股部相差0.48μm,差异不显著。可见,部位间羊绒细度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这和品种、饲养环境等都有一定关系。年龄对羊绒细度也有明显的影响,羔羊时期羊绒最细,以后随年龄增大羊绒变粗,4~5岁时羊绒达到最粗,以后随年龄增大又逐渐变细。

母羊怀孕和哺乳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用于胚胎的生长、发育和哺乳,故供给羊毛生长用的营养相对减少。
(4)手排长度。

表6显示,除了侧部,周岁母羊其他部位的羊绒均较成年母羊的长。表7表明,长度范围为25~65mm,平均长度为42.9mm。长度主体范围为36~50mm,占82.81%,该批毛样手排长度范围较宽,长度分布较为集中,但总体来说长度偏短。对照山羊绒国家标准,这些绵羊毛也都有较好的加工利用价值。

3 结论
(1)大尾寒羊毛纤维的细度、长度等指标都符合纺织的要求,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从分析看,大尾寒羊周岁羊毛纤维平均细度为19.12μm,手排长度为44.21mm,较接近粗型山羊绒。但如果结合长度来看,大尾寒羊羊毛则有优于山羊绒的地方。大尾寒羊的羊毛纤维手排长度主体范围为36~50mm,占82.81%,该批样品手排长度范围较宽,长度分布较为集中,单就长度而言,对照山羊绒国家标准,已高于山羊绒国家标准中的长度要求。
(2)细度、长度有较大的育种提升空间。此次抽样的大尾寒羊整体细度(只含同质毛)为17~38μm。绵羊肩部羊毛细度平均为19.39μm,羊手排长度主体范围为36~50mm,占82.81%。但从羊绒、细羊毛的情况来看,长度、细度均为中高遗传力,说明大尾寒羊羊毛品质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宋文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兽医站;隋恒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