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病通常情况下会造成猪的体重下降、行动迟缓、生理指标失衡,甚至死亡的情况出现。特别是猪的传染病,传染性比较强,一旦大面积爆发会造成猪群的批量死亡,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危害人类的安全和健康。所以需要对猪病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猪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防疫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防疫猪病一是要切断传染源,二是要切断传染途径两大重要措施展开相关的讨论,希望能够给业界带来一定的参考。
1 研究背景分析
猪病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了寄生虫病、内科病和传染病等等。但是其中危害最大的当属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容易造成大批量的猪连续感染,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猪的生长环境会严重影响到猪的体质,如果猪食用了不干净的水和食物,或者长期生活在比较脏乱的环境里,就很容易生病。提升猪群体质和抵抗力,注意环境卫生,执行比较严格的兽医防疫制度,就能够帮助猪群提升抵抗力,减少猪病的发生。
传染源这一概念指的是体内有病原体生存,而且能够繁殖并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病原体是一些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一部分寄生虫,所以很多人和动物的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传染途径指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些传播的方式,感染新的动物的过程。传染途径分为很多种,从空气当中传播的主要是飞沫和尘埃。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不断地感染新的宿主,以此来完成繁衍过程。实际上这种不断更换宿主的行为,又叫做传播机制。
2 猪病流行的新特点分析
(1)感染性。猪病对于猪身体的危害较大。当前猪病流行的一个新特点就是感染性。通常情况下,猪罹患单一病症的情况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几种病接连感染,造成了一种混合型的感染病。猪病的感染性导致猪群的集体感染。
(2)隐形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当前猪病流行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传统的猪病往往临床症状比较明显。但是当下流行的猪病当中,具备一定的隐形性。当前我国对于猪病的防疫工作基本就是疫苗防疫,但是疫苗的频繁使用也会导致对疫苗的过分依赖情况。但是实际上疫苗对于猪病的防疫不是万无一失的,对于一些隐形病症不能起到百分之百的防治功效,所以猪罹患隐形病症的时候往往难以察觉。
3 防疫猪病的重点措施分析
猪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必备的环节和组成部分,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染途径,三是容易感染病症的猪群。所以在防疫工作中,只需要切断这三者之间的任一环节的联系,就能够阻止猪传染病的流行和发展。切换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是重要的防疫猪病手段。
(1)切断传染源。猪病的传染源指的就是已经罹患猪传染病的病猪,以及一些隐性感染的猪群。这些猪身上携带大量的病原体,会通过尿液、粪便和唾液等进行排出,感染其他的健康猪群。所以如果发现猪罹患传染病,需要首先切断感染源。将已经患病的猪进行有效隔离,不要让健康的猪接触病猪和病猪的排泄物。其次是要将传染病的范围缩小,将病猪的排泄物等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以免病原体散播到更远的范围之外。另外就是要对猪群所在的环境进行充分的消毒,可以采取紧急注射疫苗的方式,对于还没有感染的猪群进行有效的防疫工作。
(2)切断传染途径。猪病的传染途径是比较复杂的,一种是健康猪与病猪进行直接的接触导致患病,另外一种是健康猪没有与病猪进行直接的接触,而是接触了病猪的排泄物和其他带有病原体的水和食物等等。所以切断传染途径也是防疫猪病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病原体的扩散进行有效地控制,对于病猪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尤其是对于患病比较严重的猪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猪一旦患病死亡就需要进行深埋和生化处理。类似措施能够有效切断传染途径,保证猪群的安全与健康。
4 结语
猪病的防疫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除了要及时接种疫苗之外,还需要切断传染源和传染途径,以此来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的防疫措施。猪病的有效防疫能够帮助猪群维持健康,减少因为猪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许泰然 吴威 深圳市龙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