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态牧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截止2016年底,现有8个规模化牧场,奶牛存栏5.5万头,其中成母牛存栏2.7万头,年产牛奶26.5万吨,成母牛平均年单产10.5吨。
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奶价持续低迷,部分牧场经营困难。为了应对低奶价时代,降低饲养成本,一些牧场采取了很多应对策略,但是现在看来可能很多策略并不适合。借本次大会,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牧场营养配方调整及饲养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营养配方调整的经验与教训
1、在高产牛日粮中添加劣质干草以降低饲料成本
案例:2016年1月20日-3月31日,在原生态牧业克东和平牧场高产牛日粮中添加1kg羊草,减少苜蓿的使用量,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通过调整日粮,饲料成本降低了5.2元/天·头。


2、随意增加日粮配方以降低饲料成本
案例:2017年3月,由于奶价低迷,在原高产日粮基础上增加一个中产配方(泌乳天数≥200天的牛只使用),实现以不降低产奶量的前提下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效果。
后续影响:由于日粮更换对牛群造成应激,故产奶量影响较大。从3月21日与3月24日分两批牛群使用中产配方,使用后产奶量发生较大波动,单产从最高的34.5kg下降到33.2kg,达到1.3kg。按照奶价3.5元/kg计算,则损失为4.55元。中产日粮比高产日粮配方公斤奶成本降低了0.11元,按单产35kg计算则节省成本3.85元。但损失的要高于节省的,损失为0.5元。
经验分享:调整配方一定要慎重,两个配方变化幅度不要太大,否则更换配方带来的应激损失有可能会比降低的饲料成本更高。饲养奶牛还是应该以稳定为基础,包括原料稳定、配方稳定和人员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利于牧场发展。
3、制作日粮配方时过于依赖检测数据而忽视实际
案例:2016年12月份,我们开始使用高水分玉米,经过检测后用配方软件制作成日粮配方,但是饲喂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测产量。
通过去牛舍实地观察,发现日粮中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高水分玉米冻块,牛群无法采食,故能量摄入不足,淀粉利用率降低,从而没有达到配方中预测的产奶量。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暂停使用高水分玉米,而用玉米粉替代,等到4月份天气转暖才恢复使用。

4、制作日粮配方时刻意追求各种营养元素间的最佳含量
案例:以国内使用较多的围产期低能日粮为例:NEL要达到15Mcal/d;MP要达到1200-1400g,至少要达到1100g。既要满足NEL又同时要满足MP非常困难。要么NEL达到了15Mcal/d而MP不足1100g,要么MP达到1100g而NEL又超出15Mcal/d了。
经验分享:每一个营养指标达到最佳是营养师最终的追求。当有时无法做到时需要满足一些重要的营养指标,其他指标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可能不成熟,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饲养管理细节的经验与教训
1、饲草料进场标准制定不严,给供应商提供可趁之机
案例:以玉米面水分为例,公司制定的水分≤14%,超过一个百分点予以拒收。可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打擦边球情况,检测结果在两者中间,既能避免拒收风险,又能在水分上占有一定利益。
教训:以一个存栏5000头泌乳牛牧场为例,平均一天消化玉米面30吨,若水分在14.5%,超出正常标准0.5个百分点,则一天共损失玉米面150kg,一个月则是4.5吨。牧场规模越大,损失越多。

2、白天饲喂量不足,靠夜间补料
案例:牧场大部分饲料都是白天饲喂,但很多情况下白天饲喂量不足的时候要在夜间去补料,比如热应激时晚间补饲一次。这样容易掩盖有些牛舍空槽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后半夜补料更应注意,有些牛舍在上半夜的时候已经出现饲喂量不足,此时不及时补料到后半夜就会出现空槽,补完料后牛一时采食不完,会给白天巡舍的技术员造成误导,剩料足够或偏多,出现恶性循环。
经验分享:全天候加强对每栋牛群的饲喂监管,不要出现监管空白,尤其是夜间更应如此,真正做到牛群24小时有料吃。

案例:使用新配方时若没有新增或减去某种原料时可以不用过渡,除此之外,一定要有过渡,否则会对产奶量造成很大影响。尤其在使用不同窖的青贮时一定要注意过渡,因为不同窖之间的青贮营养成分相差很大,过渡可以让牛群有一个适应过程。
具体做法:需要有6天的过渡期,1-2天70%原青贮窖的青贮+30%新青贮窖的青贮;3-4天50%原青贮窖的青贮+50%新青贮窖的青贮;5-6天30%原青贮窖的青贮+70%新青贮窖的青贮;第7天完全使用新青贮窖的青贮。因此,牧场更换青贮时一定要做好过渡,否则会对奶牛造成应激,影响产奶量。
4、TMR混合不均匀,发现不及时容易蒙混过关
案例:由于TMR车尤其是大马力牵引式车罐体内部很容易有死角,出现混合不均匀现象,刚吐出日粮时很容易观察到,要么精补料没有混合均匀,要么青贮或糖蜜没有搅匀。但是如果饲养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没有在现场,就不能及时发现。推料车过来推料后就覆盖了原有混合情况,存在的问题就会延迟解决,对牛群的采食及产奶量发挥造成影响。
经验分享:每车次新投的日粮都要及时到现场去观察,发现出现混合不匀现象及时干预,将影响降到最低。

案例:与饲养工作相关的工具主要有宾州筛、粪便筛、谷物筛及干草取样器等。这些工具为饲养管理人员提供第一手数据,更好的指导生产。但是由于集团化牧业公司下属的牧场较多,往往会存在所使用的这些工具规格型号不统一,上报的检测数据相差很大,不能很好的进行全公司统一管理与分析。
经验分享:营养部门要提前与采购部门做好有效沟通,在采购这些工具时一定要统一规格型号,便于管理。如若新老工具都在使用可以考虑制定不同的标准。
宾州筛情况




案例:每天有关饲养方面的检测数据有很多,但是许多饲养管理人员只知道检测上报数据,而不知道如何分析数据。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饲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让员工知道饲养部门开展每项检测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对每组检测数据的重视程度。
经验分享: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对公司下发的各种检测项目的标准了然于胸,看到每一组检测数据首先想到标准是什么,从中找出不符合要求的,并分析原因,加以解决。

7、不重视产后牛灌服产品,易造成问题多发
案例:产后牛灌服产品质量非常重要,千万不要马虎,一定要认真对待,否则出现问题后果会很严重。
经验分享:一定要重视产品安全,重金属含量绝不能超标。还要重视产品有效含量,否则使用后会事倍功半。

黑龙江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万发村
邮编:164800
电话:0452-460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