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牧原携手西湖大学 聚焦合成生物技术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5-05-12 10:10    作者:牧原    来源:牧原    查看:
    5月9日,河南新闻联播聚焦当前大豆进口困局下的“河南解法”,报道了牧原携手西湖大学,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新举措。

    河南生猪饲养量占全国的1/10,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豆粕在生猪饲料中应用广泛,我国近八成的大豆需要进口。“对等关税”引起全球贸易震荡,河南的生猪养殖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记者又来到了牧原公司,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与一般的企业寻找替代大豆不同,牧原正在研发豆粕的替代品。

    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科研副院长朱湘成介绍:“这里的菌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优化菌种,它可以利用淀粉、秸秆,来生产我们养殖必需的氨基酸。”

    牧原实验室主任张科春也指出,“欧美国家养猪豆粕用量可以达到4%,我国的平均用量在13%左右,生物合成氨基酸是可行的豆粕替代方法之一。”

    牧原牵手西湖大学和相关合作机构,一直致力于“无豆养猪”技术的研发,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氨基酸作为豆粕替代品。在牧原实验室,更高效的新菌种已经得到了验证。

    在南阳内乡县牧原合成生物产业园,这些实验室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河南牧原安粮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技术负责人陈霈瑶介绍,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实现年产3万吨高品质氨基酸。这个氨基酸是饲料生产必备的营养物质之一,有了它,每头猪可降低饲料成本约15元,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目前,科研攻关还在继续,牧原正在和西湖大学联合,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研发生产更多品种的氨基酸。最终目标要实现“低豆养猪”、“无豆养猪”。

    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表示:“我们的豆粕添加量已经可以达到5%左右,低豆日粮技术,如果得到全行业推广,(每年)可以节约2000万吨大豆,这就相当于是1.5亿亩的耕地。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