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净利润139.06亿元,与此前业绩预告相符
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全年营业总收入732.28亿元,yoy+27.92%,实现归母净利139.06亿元,yoy+251.38%。其中,19年单四季度实现营收249.20亿元,yoy+51.90%,实现归母净利78.21亿元,yoy+639.22%,与公司前期业绩预告相符,我们预计,2020-21年公司EPS为6.10和1.86元,维持“买入”评级。
鸡猪双引擎,预计贡献137.7亿利润
生猪销售方面,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公司2019年全年生猪出栏1851.66万头,同比减少16.95%,销售均价18.79元/千克,实现销售收入395.45亿元,同比增长20.03%,我们估算,2019年生猪完全成本为14.75元/公斤(出栏均重113.69公斤),生猪养殖业务贡献净利润85.05亿元;肉鸡养殖方面,公司全年销售肉鸡9.25亿只(出栏体重1.86公斤),同比增长23.58%,销售均价15.06元/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58.92亿元,同比上升34.03%,我们估算,19年肉鸡完全成本为12元/公斤,全年黄鸡贡献净利润52.65亿元。
加强管理,备料充足,新冠疫情对公司负面影响不大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成立防控小组、加强员工管理并采取严格的隔离观察流程和防控措施,目前5万余员工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复工有序进行。饲料方面,按照计划,公司在春节前进行备料,养殖厂、养殖户、饲料厂、原料储存仓库等环节均有备料,目前饲料供应充足。考虑到春节后为消费淡季,公司生猪销售原计划就少,预计疫情对公司负面影响不大。
养殖端扩张加速,产业协同布局加快
公司分别于19年12月27日和20年1月20日收购京海禽业和新大牧业部分股份,收购后分别持有新大牧业和京海禽业61.86%和80%的股权,收购有利于公司加速扩张生猪养殖和禽类养殖产能,此外京海禽业拥有2000万只肉鸡的年屠宰产能,有望与公司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公司提出将继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屠宰加工业务,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销售模式转变,未来有望打通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养殖航母再启航,给予“买入”评级
在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公司狠抓生物安全,全力推进生猪生产,考虑到公司收购加速,产能有望继续扩张,调整公司2020-21年生猪出栏量至2037/2241万头(前值为2007/2207万头);同时考虑到生猪供给短缺,今年猪价有望仍将处于高位,调整2020年生猪均价为27元/公斤(前值为25元/公斤)。相应地,2020-21年公司EPS调整为6.10/1.86元(前值为4.36/1.82元),参考可比公司2020年8倍左右PE均值,给予公司2020年7-8PE估值,合理目标价为42.70-48.80元,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