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奶业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有限的原奶供给之间的供需失衡。一方面,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需求量明显上升,预计2017至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5%,拉动原料奶需求年增长近5%。另一方面,国内奶牛存栏数及原奶产能则下滑明显,难以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将从源头解决供需挑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表示,“2018年,我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为7.4吨。此次提质增效项目顺应国家对奶业发展工作的规划与部署,通过树立一批典型示范牧场,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辐射带动更多牧场,最终助力全国奶牛单产平均水平实现到2025年突破9吨的目标,确保国内原料奶的供给。”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瑞两国就已开始了奶业合作,至今已超过30年,对中国奶业的发展影响深远。2015年启动的中瑞现代化奶牛场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合作项目于2019年8月29日顺利收官,五年来培养了逾130名现代化奶牛场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为推动奶业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此次签署《协议》标志着中瑞奶业合作顺利迈入下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中国乳品产业链的一员,利乐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奶业的发展,根据各阶段的不同需要提供全力支持。”利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朱屹东表示,“在圆满完成了五年人才培训计划后,我们立即着力规划提质增效项目,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实现国家关于提高奶牛单产量的目标,以保障原奶供给,也继续践行利乐与中国奶业共成长的承诺。”
《中瑞奶业合作提质增效项目合作协议》相关情况
项目的总目标是:
助力中国奶业在2025年实现全国奶牛平均单产突破9吨。
五大支柱目标分别是:
●建立一批示范牧场:实现单产水平10吨
●带动一批牧场提高:单产水平提高到9吨
●编撰一套奶业手册:形成一套奶牛场管理技术指南
●培养一批队伍:形成“国家-区域-牧场”三级梯队
●尝试一种模式:探讨乳企与牧场联动新模式
该项目将在2020至2024年间分为两大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打造样板,树立标杆
●在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华北和中原产区、西北产区,南方产区全国四大优势奶源区选取并创建30个示范牧场,组建专家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为示范牧场编制“一场一策”指导意见书,助推示范牧场实现单产10吨目标。
●总结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饲养模式的单产提升经验,形成一套奶牛场管理技术指南。
第二阶段:以点带面,放大成果
●每个示范牧场辐射带动3-5个临近牧场,推广成功经验,帮助150个牧场实现单产9吨以上。
●借鉴示范牧场创建经验和管理技术指南,结合农业农村部奶业培训专项计划,培养区域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