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可谓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在南猪北养的养殖格局调整以及水网整治行动下,养猪业的生产模式正逐步向生态养殖进行转变。在华派集团董事长谢建勇看来,养殖环保标准和压力的提高,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规范以及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但短期来看,会造成养猪成本的增加,养猪场只有提高生产水平、降本增效,才能走得更远!




武汉亚博特兽医诊疗实验室总经理余平良博士在分享腹泻防控心得时表示,腹泻的防控一定离不开活疫苗的免疫。因为活疫苗能够诱导粘膜免疫系统产生sIgA,母猪再通过乳汁将sIgA传递给仔猪,使得仔猪获得被动的保护力,这样的保护效果会更加卓越。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腹泻活疫苗的使用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腹泻活疫苗的使用比例已从2014年的9.74%上升至目前的27.82%,使用比例提高了近两倍。

另外,多位行业专家学者表示,猪场在选用腹泻活疫苗免疫时,还应关注活疫苗的抗原含量是否充足。近年来,大量的腹泻免疫防控实践案例显示,疫苗的抗原含量偏低是临床免疫预防失败的主要因素。因此,足够高的抗原含量是T-P二联活疫苗临床免疫效果的保证。据李金海介绍,胃腹流康采用微载体悬浮培养,使疫苗成品效价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含量≥106.0TCID50/头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含量≥106.5TCID50/头份。

自2018年2月生产上市以来,胃腹流康也一直受到终端市场和代理商们的考验。2018年开年后猪价行情开始滑坡,不少养猪人为了节省成本,纷纷停止了场内常规保健品的使用,“再省不能省疫苗!”在湖北罗田海韵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洲看来,随着养殖业走向规模化,养殖密度逐步提高,猪场的疫病防控压力也会与日俱增。在当前养猪业疫病复杂的情况下,猪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而相关的疫苗免疫接种最为关键。
好马配好鞍,黄建洲强调,好疫苗的效果发挥是建立在正确的使用方法上,如疫苗的回温、针头的选择等等。他坦言,猪场在2014年刚开始接触华派生物的产品时,曾经就因为忽视了疫苗的回温工作而误以为疫苗出了问题,对产品品质产生过怀疑。所幸,面对他们的反馈,华派生物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立刻派遣了技术老师到猪场帮忙溯源和解决问题。后来经过技术老师的指导,他们才知道原来高抗原含量的疫苗如果不回温直接免疫,疫苗温度和动物正常体温温差比较大,容易给猪增加冷刺激。

赵琨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在决定代理的疫苗前,首先他们会通过与市场上的行业人士交流去了解疫苗生产企业的知名度、规模、行业口碑等,对企业的发展情况有大致一个摸底。随后会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梳理,如果是疫苗的话,就会从生物安全性、毒株、佐剂、抗原含量等方面对比不同产品之间的优势,同时在客户和公司控股的猪场进行大量的动物试验比对临床应用效果,最后才确定更换代理哪款产品。

华派愿景:让养猪人用上“国产价格、进口品质”的产品
有人说,养殖业“禁抗”、“无抗”的大趋势不仅是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挑战,更是考验了动保企业的良知与技术。
在养殖业升级改造的过渡期,动保企业有责任协同和指导各个猪场合理用药、规范防疫方案,甚至是帮助他们提升养殖水平,做到真正的降本增效。而这,就需要企业对猪场进行理念方面的普及和技术上的培训。为此,华派生物每年都在各养殖大省、大市、大县召开不同规模的培训会议,为养猪人答疑解惑。“华派生物的培训交流会上,老师们讲的都是养猪人通俗易懂、实操性较强的内容,借鉴性非常高!”黄建洲表示,由于华派生物的老师们培训时讲的内容总是非常贴近他们的需要,而且针对性非常强,所以会上总是看到很多养猪人在认真听课和记笔记。
另一方面,面对高压的疫情和严格的用药监管,动保企业必须生产出品质更高、效果更突显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给产品注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华派生物一直把研发攻关、工艺改进、品质提升等作为公司的核心工作,更是不惜斥巨资购入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引用一流的生产工艺。
当然,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行业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将有助于新成果、新技术的诞生,而这也是华派生物参展亮相2018第七届中国兽药大会的重要原因。“华派生物希望能让养猪人未来都以国产的价格,用上进口品质的动保产品!”谢建勇表示,在多方的行业压力下,华派生物将怀着一颗博爱之心,继续砥砺前行,努力为华派生物的产品品质做好加法,同时尽可能为产品价格做减法,争取让广大养猪人用上性价比越来越高的产品,为他们的养猪事业保驾护航!正如华派生物口号所说的——“有猪·有爱·有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