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采访到大连博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梁总,梁总养猪26年可以说是行业里老前辈了,当下母猪存栏1500头,是大连规模最大猪场。三年前,梁总认识到养猪人处于整个产业的弱势地位,生猪收购价格是屠宰场占据主导,卖猪肉的又是只赚不赔,而疫病、市场波动的风险都被养猪人所承担。养猪人要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只有延伸产业链,从卖猪向卖肉转移。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在从养殖到猪肉销售的延伸上,梁总都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梁总专业并且健谈,从猪生长需要的营养到疾病防控,到屠宰、加工、猪肉销售、消费习惯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首先,猪场的基本功修炼——猪必须养的好!
大连博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建成投产,总投资3000多万,满产2000头,目前母猪存栏1500头,年出栏商品猪27000头,种猪5000头,为大连最大规模猪场。
目前猪场存栏母猪1500头,全部为经产母猪,打算下半年上一些品种更好的原种。母猪目前是7胎次淘汰,年更新率不低于25%,今年并没有加快淘汰。主要原因是在去年底就预计到今年行情低迷,做了预案,加大了种猪、仔猪以及猪肉的销售。
母猪窝产活仔12个,断奶成活93%,断奶成本230元。
育肥猪240斤出栏,不会压栏,在政府指定的屠宰场代宰,除了自己直销以外,剩余卖给屠宰场,价格比通过猪经济销售高一点。代宰费用目前是40元/头,屠宰之后自己分割,自己有冷链运输车,猪肉供应给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大型团体、餐饮企业等等,育肥成本5.7元左右。
就2018年上半年盈利来说,肉品小有盈利,直销商品猪亏损,但仔猪、种猪赚钱,因此整体上亏损比其他出栏商品猪的猪场要小。
采访的过程中,静书问到梁总如何看待猪周期,梁总认为,养猪人要把养猪当成事业来做,要理性,不应该持有赌博的心态,单纯期望猪价能够上涨多高,自己赚多少钱。要知道,市场有最高价,那一定会出现最低价,整个行业来看,受益的只能是少数投机的人,大部分猪场难以从猪周期中赢取利润。一头猪赚多少钱是合理的?100元一头左右,就差不多了。很多年前,我们中国养猪业被国外的企业看不起,我们一头母猪一年才提供14头商品猪。但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我们中国人不行,而是我们猪的品种基础不行,血缘不清、来历不明的母猪占有很大比例。养猪人的品种意识不强,如今品种有所提升,市场上70%以上都是外三元,中国自己的品种越来越少。所以,一方面是相关科研单位要加强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种,另一方面我们猪场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成绩,降低成本,这样我们中国养猪业才能取得立足之地,才能更强大!
其次,养猪人才真正掌握着肉品安全的话语权!
在静书问到从养猪到卖猪肉的初衷是什么的时候,梁总表示:“2015年开始做猪肉,最初的想法是养猪人在行业里的地位处于弱势,猪价主导权在屠宰企业手中,而消费者对于养猪业的认识又是停留在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概念中,养猪行业并不受人尊敬。随着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如今养猪业在品种、饲养管理、设备设施、粪污处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消费者、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下,消费者越来越需要安全、健康的猪肉。



并且,未来猪场养猪,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养猪,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做到全程可追溯,只有这样,养猪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