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二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美丽的青城拉开帷幕。被誉为中国乳都的呼和浩特,其悠久浓厚的乳文化成为了此次文化节的亮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探访现代化牧场,走进国内最先进的蒙牛牛奶加工车间,一位游客对记者说:“亲眼见证了一杯牛奶的生产过程,感受最深的是澳亚国际牧场,这里的牛吃得好、住得好,它们挤出的牛奶肯定没问题。”一位蒙牛工业游的导游介绍说:“近期奶源问题受到了很广泛的关注,于是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人来蒙牛的奶源基地看看,我们坚信好品质来自好奶源。”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蒙牛工业游的过程中,澳亚国际牧场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参观地点之一。在牧场饲养区内,记者发现每个奶牛都有属于自己的“别墅”,他们正津津有味地享受自己的美餐,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
蒙牛现代牧场奶牛享用的苜蓿草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含量高、消化率高、富含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苜蓿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在18%以上,各种氨基酸占6%,比玉米高3倍,比大麦高1.7倍,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是粮食作物的2倍。而蒙牛目前的奶牛食料主要包括进口苜蓿、玉米、青储等,苜蓿属于蛋白类牧草,青储属于能量型,再配以适当比例的干草,组成奶牛的日粮。优质的牧草在配方合理的情况下,对奶牛的产奶更有帮助。
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彻底解决牛奶质量安全问题只有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保证原料奶的质量安全。卢欣石说,“奶牛吃玉米、玉米秸秆和吃青贮、苜蓿等,就相当于是吃粗粮和吃肉的区别,没有好的饲草,就没有好的牛奶。”
除了在食品上的精益求精,蒙牛给奶牛们创造的生活环境也是近乎“奢侈”。在澳亚国际牧场里,牧场的奶牛住的是三居室的“别墅”,餐厅、卧室、挤奶厅彻底分开。记者看到,在奶牛卧室中间有一个专供排泄的管道,还有全自动万向挠痒净身机,整个卧室内见不到一点粪便,十分干净整洁。在挤奶模式上,蒙牛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四模式复合挤奶示范点,将“机器人式”、“并列式”、“转台式”、“鱼骨式”等4种挤奶方式集于一体。同时,挤奶时有还音乐伴奏,奶牛幸福之余当然产出来的是健康奶了。
据悉,牧场化是中国乳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真正实现乳品安全、把好品质关,国家已将牧场化建设要求纳入“十二五”战略规划,期待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地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现代牧场建设是蒙牛发展的重中之重,据了解,蒙牛现已在全国拥有14个合作、参股的万头以上奶牛牧场,并建立了乳牛档案化、挤奶自动化、膳食结构化、品质国际化“四个标准化”,打造出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科技牧场。业内人士指出,现代牧场的建设,不仅为蒙牛奠定了坚实的绿色奶源基础,也有利于生态草原的保护,有力推动了现代化、规模化大型牧场在乳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所起到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