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诚一水产:植物性蛋白替代鱼粉的低鱼粉膨化料

发布时间:2018-04-18 14:47    作者:叶定泽 曾慧玲    来源:新牧网    查看:
    一直以来,鱼粉都是水产饲料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成分,与蛋白原料、能量原料形成的铁三角关系更是牢不可破。在4月17日的2018首届“穗风”饲料营养论坛上,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一水产)技术总监李家庆提出的应用植物性蛋白替代鱼粉的低鱼粉膨化料技术,可很大程度上化解当前对鱼粉过度依赖的窘局。
    罗非鱼、草鱼膨化料已实现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

    随着养殖总量的增加,鱼粉资源也日益匮乏,造成鱼粉价格日益高涨,鱼料配方成本增加,据李家庆透露,2018年鱼粉和豆粕等原料价格分分上涨。以黄颡鱼饲料为例,饲料配方成本上涨680元/吨,为了维持以往的收益,降低配方成本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法之一。
    然而在这种情况,却没有多少饲料企业敢降低鱼粉的使用量来实现成本下降。作为饲料配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饲料企业担心,鱼粉使用量的降低是否会导致饲料品质的下降,提高饲料的料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诚一水产率先提出了低鱼粉技术。据李家庆介绍,早在2006年诚一水产已经开始研究罗非鱼膨化料低鱼粉技术,并且在2011年实现全植物蛋白配方,鱼粉用量由10%下降到0%,;从2008年到2012年,实现了草鱼膨化料鱼粉用量由5%降低到0%的全植物蛋白配方目标;另外,在生鱼料实现了鱼粉用量由35%下降到22%、黄颡鱼饲料鱼粉使用量由35%下降到20%、加州鲈饲料鱼粉使用量由60%下降到40%。以上技术均不会影响摄食率、鱼体健康和料比。

    低鱼粉技术三板斧:预混料核心技术、微平衡技术以及配方技术

    没错,每每商机出现之际,掌握核心技术一方往往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方。对于一贯扎根于大宗淡水鱼饲料营养技术研发端的诚一水产来说,已是占据了多处先机,膨化料的领先技术更是抢占到了本轮低鱼粉替代技术革新的高地。
    我们常说,核心科技便是核心竞争力,诚一水产领先行业的低鱼粉替代技术到底有哪些原因呢?李家庆在报告中指出,低鱼粉技术不外乎有预混料核心技术、微平衡技术以及配方技术,其中预混料技术和微平衡技术是实现鱼粉替代的最关键技术。而诚一水产与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早期就已建立了深入的合作,“产学研”的融合为诚一水产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

    在会议上,李家庆还表示,黄颡鱼PAH低鱼粉技术包括了三重抗氧化体系和促蛋白利用因子两大关键因素,PAH黄颡鱼低鱼粉技术中拥有独特的抗氧化体系,可有效消除过多自由基,维持机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特有的促蛋白利用因子用于提高蛋白利用效率,由内而外保证机体对应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此外,再利用微平衡技术即科学合理的维生素组合及最优的微量元素配比和剂型选择,替代由于鱼粉特有的未知生长因子对动物机体起到的独特作用以满足鱼类生长需求,并且提高机体免疫力,保障生产性能。最后,在核心料的基础上,定制型的配方技术,是保证替代鱼粉后动物生产性能不受影响的关键一环。

    大咖观点

    继“穗风”论坛后,诚一水产趁热打铁,在当天晚上,诚邀行业人士继续开讲!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总结了两位主讲嘉宾的精彩演讲。

    诚一淡水鱼技术总监周聪:低蛋白日粮补充平衡氨基酸,其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氮排放。一般低2-4个百分比,才不影响生长性能。低蛋白技术有效降低血糖浓度,减少肝糖原合成和肠系膜脂肪沉积,让鱼种成长健康、生长快和体型好,同时有助于提高鱼的高温期抗应激能力,使其耐运输。
    诚一技术总监李家庆:黄颡鱼面临营养标准同质化,虽然档次越来越高,养殖效果却不变以及配方模型常年不变,其根本原因是配方检测模仿别人的标准,多实践经验配方的啃老本行为。在现实中,养殖模式已经转向轮捕模式、一年两季模式;苗种品质在变,已由土苗转向黄优1号,并且市场需求在变,其规格也在变。黄颡鱼苗种品质改变鱼的摄食率;同时,投喂率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因此,在恢复期要注意恢复体质,增加肥满度;在快速生长期,会缩短鱼的养殖周期15—20天;在高温期鱼的生长速度慢,营养因素会下降,应该减少蛋白质的消费,提供充足的能量。在越冬期,应该防止掉膘,维持鱼体的健康,因此要特别注意用好冬季料。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