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水产2018年工作要点之强化质量安全技术支撑,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发布时间:2018-03-13 15:55    作者:.    来源:    查看: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

    一、深入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

    积极参与农业质量年活动,全面提升渔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扩大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试点范围,建立核心示范区。开展水产养殖动物致病菌耐药性普查,筛选提炼用药减量技术措施。继续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宣传活动,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指导养殖业者科学规范用药,减少渔药使用。实施水产养殖抗生素零使用技术试点示范。

    二、加快健全和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平台。

    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平台,解决系统数据采集不完善、统计分析功能缺失等问题,逐步实现大数据分析功能。选择部分养殖品种和养殖区域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编发《水产品质量安全状态分析报告》。配合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

    三、开展配合饲料替代野杂鱼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以严格控制养殖环节野杂鱼直接投喂为目标,联合科研院校、涉渔企业、推广部门,深入开展配合饲料替代野杂鱼的可行性、替代程度、替代应用效果研究。以鳜鱼、乌鳢、大黄鱼等品种为重点,在浙江、广东等地区开展配合饲料替代野杂鱼试点,总结提炼可示范推广的技术模式。开展调研,对全国配合饲料替代野杂鱼使用现状进行摸底。

    提升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一、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提供支撑。

    配合做好江苏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经验总结和推广,编制江苏省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范本, 为做好山东、浙江、天津等省市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提供支撑。编制渔业官方兽医培训教材和宣传资料,组织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加快建立渔业官方兽医队伍、依法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提供支撑。

    二、强化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

    扩大水生动物重大疫病专项监测种类,增加4种新发疫病监测。加强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病情测报工作,提高疫病防控水平。推进全国疫病监测、预警信息化工作,提升预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新发疫病扑杀和净化。组织开展防疫风险分析和评估,编撰出版《2017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和《2017年我国水生动物重要疫病病情分析》等,加强分析评估报告成果应用。

    三、加快推进全国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配合落实《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指导开展国家级水生动物疫病实验室、试验基地、参考物质中心和省级、区域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中心核心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全国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全国水生动物检疫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等。

    四、加强防疫标准化工作和防疫制度研究。

    做好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组织完成工作组换届,推动成立分技委,做好防疫标准审定和遴选工作,完善防疫标准体系。起草《鲤浮肿病诊断规程》《水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规范》《无规定疫病苗种场建设规范》等标准。研究、起草水产自家疫苗审批、管理制度,推进水产免疫技术研发和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