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市越舟湖,这片承载远古先人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的土地,曾因出土人类新石器时代的石具而名声大噪。1964年,陈俊海出生在这美丽湖畔的一个农民家庭。历史悠久的越舟湖,陪伴着他走过了十余年坎坷的少年之路。

自此,陈俊海勤勉自励、刻苦学习。怀揣对大学这座知识殿堂的向往,1981年,他考入华中农大就读畜牧专业。本科四年,学习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考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在以后的职业生涯里,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90年代又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使他为中国早期教槽料的开拓做出了突出贡献。
“稳定是最可怕的状态,不出去闯一闯,你会以为眼前的一切就是整个世界。”1988年,陈俊海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并被提供留校任教的稳定工作。但他做了一件旁人认为几近“疯狂”的举动。他毅然拒绝了这份橄榄枝,却背起行囊,孤身前往深圳,开始了他的觅渡、闯荡、打拼之旅。
在深圳正大康地饲料有限公司,陈俊海从基层业务员做起,上门推销、拜访客户,马不停蹄。原本求职意向聚焦在学术研发类,却不想竟成为一名销售人员,性格内向的他勤恳工作,开始“能说会道”起来。“这份工作使我克服了不善交流这一发展短板,收获了宝贵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微笑道。
两年后,陈俊海转战农业部下属企业深圳华宝饲料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饲料质量控制技术员。而后一路奋斗,成长为公司的生产技术部的副总经理。但不久,已成为公司高管的他,却再一次做出“疯狂”的举动。1999年11月,陈俊海辞掉华宝公司的高管职位,与他人合伙创业。“别人觉得在国有企业里做高管,这个职业体面又稳定,自然很不赞同我的做法。”他笑着说。
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畜牧行业重新洗牌,大大小小的种猪、饲料、兽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陈俊海创建的深圳金新农饲料有限公司,也在时代的浪潮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