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饲料质量指标严重不合格产品名单上,铜锌超标一片红,多家大企业榜上提名。事不过三,但依然有企业以身犯险!农业部2017年上半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显示,不少赫赫有名的企业被检测出铜、锌超标1-4倍不等。这是对社会、对生态、对人民的漠视!
土生土长的这土地、苦心经营的自家企业、对饲料业发展意义重大的标杆养殖场,现在居然被饲料工业自己弄得岌岌可危,实在是让人痛心。这是那帮大愚若智之人造成的结果。
不知他们想过没有:当下粪污高铜高锌、富集抗生素,远超环境承载量,养殖场该怎么办?农田该怎么办?饲料工业的大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真的以为,这一帮起早贪黑的人,其实不值得下功夫去讨好?又或者说,他们干脆认为:为时尚早,不变应万变才是长青之道,让吃螃蟹的人啃死?
夜观星象,掐指一算,现在我要把深陷同质化红海的预混料单独拎出来说一说。 饲料工业对环境生态与食品安全的忽视,在对这款产品的态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款担纲核心营养的饲料精品居然连续数十年采用超量硫酸铜、氧化锌、抗生素的策略粉刷一个毛亮、粪黑、喜睡、增重快的表象。我们固然可以说,养殖户没能及时反馈问题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饲料企业自己的不作为才是最不可原谅的。观念的误导比贪污还严重。
“养殖场是要用你给的技术、你的产品去生产运营的,你的标准就代表了他们的标准,难道你不清楚?!”当下的饲料,就是今天的环保,明天的食品。一句话:当代畜牧业要的是生态、安全、高效;如果你只能给出放价让利、毛亮、粪黑之类的花絮,那还是算了。
中国饲料工业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能眼看着所有的饲料公司都死掉吧。但我担心,目前的饲料企业,尤其是那些家大业大的龙头巨企,根本看不到这一“危”与“机”。首先,起码从表面上看,它还悠然自得,很多产品的需求依然畅旺,账面业绩也不错;其次,我刚才说了,销量已经成了绝多数饲料企业的一大追求。
那双能够检阅数据透视全局的眼睛,不曾拥有或经久不用已近昏花,所以,它们未必能看到市场真正的需要,而慢慢死掉,成为历史上一笔带过的晦气名单。
简评:饲料重金属超标是饲料养殖行业由来已久的痼疾,也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所造成的。解决的根源只能依靠政府管控,自发的市场调节功能已经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