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猪苗到场3天内免疫蓝耳

使用返饲控制腹泻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伪狂犬、猪瘟等其他可以经口传播的感染病。有猪场在2015年12月发生流行性腹泻后,对全群进行了返饲,用料以产房腹泻仔猪的胃肠道为主,但之后母猪出现了异常数量的流产,后来产房出现了大量神经症状、突然死亡的仔猪。进一步检测确认为伪狂犬后,全群紧急接种成都天邦威力佳并进一步仔猪滴鼻免疫后,将猪群从每天流产8—10头的频率迅速降至每天0—1头。从该案例可以得出经验,发生腹泻时,可以考虑返饲前进行紧急接种来提高猪群的特异性保护,以避免类似案例的发生。比如上海一个伪狂犬阳性场就采用了返饲前使用威力佳进行2头份的紧急接种,4天后进行返饲的做法。
蓝耳疫苗的免疫重视程度非常重要。种猪场的蓝耳阴性场,一般不使用蓝耳疫苗。但是家庭农场的商品猪群可以分为两类:来源蓝耳阴性场的,到农户家三天内必须进行蓝耳疫苗的免疫。来源蓝耳稳定场的,在产房14天会进行一次免疫,未在产房免疫的,到农户家三天内进行蓝耳疫苗的免疫。曾经有江苏某家庭农场从蓝耳阴性猪场引进500头断奶仔猪,技术员没有在3天内注射蓝耳疫苗,结果45日龄后高致病性蓝耳发病率达到100%。这说明,不进行蓝耳疫苗的免疫风险极大。根据蓝耳的病毒毒力不同,母猪的流产比例可由不足0.4%上升至0.8%——2%。
单纯商品化疫苗肌注不能达到免疫腹泻的目的,是因为目前疫苗只能保证抗体附着于肠道小表皮细胞,但只有口服(返饲)才能使抗体附着于肠道绒毛的黏膜细胞。所以检测血液中腹泻疫苗的IgG只能反映猪只对注射到体内的腹泻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如何,与猪只防止PED野毒经口感染的保护力无直接相关性,检测母猪初乳中IgA可能是评估猪群对流行性腹泻保护力更准确的方法。
仔猪肾脏出血不代表就是猪瘟
目前疑似猪瘟的案例需要判断是否真的是猪瘟。汉世伟在部分母猪场的断奶仔猪剖解检查过程中发现仔猪肾脏存在出血点,但是RT—PCR猪瘟结果为阴性,并且病理切片结果并未发现病理变化,仔猪在保育后期肾脏针尖出血点的现象消失,生产和健康并未出现异常,说明此类病变并不是猪瘟引起或造成的。只有当仔猪肾脏、膀胱、喉头、脾脏也出现出血、梗塞现象,才能临床基本100%确定为猪瘟。
汉世伟稳常佳的使用经验为一年三次免疫母猪群,每次2头份,可对母猪、仔猪产生很好的保护。仔猪根据母猪抗体衰减情况,前三季度家庭农场的数据表明,母源抗体在断奶仔猪体内持续效果较好,可持续3周,因此建议首免日龄为35天,每头仔猪1头份,3周后(即63日龄左右)2免即可产生很好的保护。

而成都天邦自主研发的荧光定量PCR专利检测技术,可以精确鉴别出猪瘟疫苗中含有的少量BVDV病毒。精确、敏感的BVDV检测技术是解决猪瘟疫苗污染的前提。不仅如此,成都天邦也提出了自己的猪瘟疫苗免疫的效果评估标准,即母源抗体保护率≥85%,平均阻断值≥75,离散度≤30。商品猪二免疫后28—35天的抗体水平作为评估,阳性率≥80%,平均阻断值≥60,离散度≤40。


为了让更多养户掌握疫苗检测和质量鉴别防范,成都天邦与南京农业大学免疫研究所共同举办“疫苗质量检测与鉴别高级培训班”,对猪瘟活疫苗定量检测、活疫苗外源病毒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IgA抗体检测、蓝耳病活疫苗定量检测等技术进行授课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