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史上最严厉的中国乳业清理工作上月底尘埃落定,在新一轮的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中,中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45家)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通过率不到55%,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生产许可证重审而带来的全行业洗牌,将部分中小成本企业拦在了乳品行业之外,有效地遏制了行业内不公平竞争的行为,这也意味着国内乳制品质量从此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2010年1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知,乳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新的审查细则要求进行重新审核,通过者方可继续生产加工乳制品。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完善的检测设备,要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检验,加工厂的灌装车间必须符合清洁作业区要求,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管理体系必须覆盖从原料采购过程控制、产品出厂的所有环节。以上软硬件若有一条不符合,企业将无法获得新的生产许可证。
作为深圳土生土长的晨光乳业,即便没有此次“乳业大考”,也早已未雨绸缪。近年来先后投入了近千万元用于购置检测设备和厂房改造,并且通过多次业务培训强化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在某些关键环节,甚至达到了药品安全的标准。连续30年,晨光乳业向香港出口的32万吨鲜奶从未发生一宗质量安全事故,每天销售量达150万份的内销市场也从未出现过批量质量事故,不负众望地顺利通过此次“乳业大考”,获得QS认证。
用药品制造标准生产放心乳品
QS认证的顺利通过并非偶然,是晨光乳业30年品质如一日的真实写照。为了让消费者可以享用到安全的乳制品,同时也为了能顺利通过此次苛刻的“乳业大考”,由总经理杨志成组成的QS工作领导小组率领全体员工积极迎检,一场从上而下的企业升级行动在晨光乳业轰轰烈烈展开。
根据新标准重点对生产过程控制、质量追溯、产品防护的要求,晨光乳业投入400多万元建立信息建立电子信息记录系统,及时对关键控制点的数据记录并反馈,此系统发现问题可及时发出警报,可及时反映生产质量状况,也便于质量追溯和监管部门进行监控。
此外,清洁作业区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晨光乳业投入300多万元重点对清洁作业区进行改造,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主要是灌装车间按照GMP的要求进行改造,其洁净度为十万级,可以说是按照生产药品的条件来生产乳制品。
不同于之前的出厂检验,新规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全项目的检验能力,做到批批全项目产品自主检测,如重金属、致病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等的检测。晨光乳业重金购置检验设备和前处理辅助设备,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氢化物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凝胶色谱系统、微波消解仪等设备36台套,价值400余万元。
用“深圳质量”接受世界来宾的检验
在全国性的乳业危机面前,“晨光”品牌信誉度更上一层楼。
2008年,乳业飓风“三聚氰胺事件”席卷中国乳品企业时,深圳土生土长起来的晨光乳业未查出任何不合格产品。
同年,经过深圳大运会执行局的严格审核,晨光乳业正式成为深圳第26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乳制品独家供应商。
看似理所当然的认可背后,折射出晨光30年来始终如一的品质观。
30年来,晨光乳业向香港出口的32万吨鲜奶从未发生一宗质量安全事故,每天销售量达150万份的内销市场也从未出现过批量质量事故。问及原因,总经理杨志成表示:“我们注重每一个细节,避免人为错误操作,减少与外部的接触;在出厂检验、销售运输全过程中,我们都实施严格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秉承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和规范的生产操作规程,30年来晨光乳业执行英联邦、欧盟标准。产品质量无论是理化指标,还是微生物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今年八月,晨光乳业将以大运会唯一指定乳制品供应商的身份,供应来自全球的大运组委会、参赛团体、大运志愿者一线服务人员、交警地铁等社会服务人员,届时,晨光乳业将以诠释“深圳质量”的标杆企业再度接受世界宾朋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