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地区奶牛养殖水平较全国来说较为落后,单产达到8吨的牧场不超过10个;据荷斯坦西南&华南牧场单产龙虎榜(点击可阅读)统计四川普州奶牛有限公司投产两年,突破单产9200公斤,排名位列第九。成为西南地区杀出的一匹黑马。
为了探其究竟,2016年5月,《荷斯坦》小编走进了四川普洲奶牛有限公司。

周坚董事长表示:“就投资回报而言,投资牧场和房地产的回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就牛奶对国民健康的重要性和奶牛养殖产业的重要性而言,投资牧场是十分重要的。”周坚董事长进一步表示:“普洲奶牛一期牧场存栏1500头,运营状况良好。在此基础上,我们正积极寻找2期牛场候选地,计划建设3000头规模,投资1.5亿元。计划在完成2期牛场建设,正式投产后,开始启动3期牛场(2000头,投资1.0亿元),一、二、三期牧场总存栏计划达到6500头。同时启动乳品加工厂投资;具体规模按照公司与资阳市政府所签订投资计划协议进行。”
区别于四川传统牛场,普洲奶牛由建筑企业投资兴建,着重牧场设计规划,重视设备设施投资,尊重人才,选用优质进口牧草。且四川普洲奶牛有限公司,距成都市区约180公里,地处柠檬种植大县安岳县,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有机肥需求量大,也为环境保护,粪污问题解决提供了有利地理条件。




与西南地区传统牛场不同,普洲奶牛重视建筑规划及设施设备投入。西南地区为热应激“重灾区”,高温高湿以及静风的气候特点为奶牛养殖带来不小困扰,普洲奶牛场在建造之时尤为关注牛舍的通风及隔热情况。根据牧场的地形、地貌,牛舍长轴呈东西朝向,早晚晒山墙,尽量避开夏季阳光直射,冬季过堂风等;同时,牛舍设计气楼,保证屋顶高度10M以上,屋檐高度4.50M左右,按标准配备风机+喷淋确保空气流动顺畅,屋面山墙尽量考虑灰白色,夏季能抗光和热辐射,彩钢屋面含中等密度以上的泡沫进行屋面隔热。除此之外,牛舍还考虑到一些细节问题,如:牛舍面积(含运动场)奶牛应不低于15平方米/头,舍内舍外地面均要防滑,地面坡度小于3°防滑,舍内地面划防滑线,饮水处、急弯处设置防滑垫。犊牛、产房特别注意冬季防风,迎风面设置防风墙或挡风篱笆,犊牛有保温设施,如红外灯、垫草干燥干净垫草数量足够。产房有足够宽大的独立产栏便于顺利接产和处理难产牛。产房与犊牛舍紧临。



普洲奶牛目前存栏1531头,聘请专家指导,且配备大量来自重点院校的技术人员;总经理刘建华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牛龄25年,为高级畜牧师;并聘请四川农业大学赖教授作为营养顾问,各个岗位皆为四川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在问及是否考虑到人牛比时,周坚董事长提到:目前牛场技术人员偏多,主要是因为第二期,第三期牧场正在筹建中,目前的配置着力于人才的培养。

个体管理:对每个产后奶牛进行标准的程序化处理,产后汤灌服;新生犊牛初乳程序;产后150天牛只常规修蹄;干奶前隐乳检测、修蹄、脚环佩戴与驱虫。
每日管理:产房组每日对围产牛只进行乳房喷浴消毒;保健组每日进行产后牛只体温监控;兽医组每日进行停药牛只弃奶期检查与起单送检;
每周管理:繁殖组每周星期日进行配种28-35天牛只采血检孕,例如每周一,无孕牛只预处理;每周二PG计划;保健组每周一进行围产牛只维生素ADE针剂强化注射;保健组每周进行1-2次待干奶牛只检查并作干奶程序;专职消毒员每周一进行全场消毒。
月度管理:保健组每月指定日期进行浴蹄保健;每月一次进行隐乳检测;繁殖组每月一次进行怀孕定胎;保健组每月对断奶犊牛的口蹄疫初疫与补免;
年度管理:全场每年两病检疫;每年按计划的免疫;夏季防暑降温与集中喷淋。
奶牛舒适度第一要义:“吃饱、喝足、卧好、耍巴适”带来95%上床率
在小编初入牧场之时,便讨论着牛儿们干净的体表。深入了解之后,不经感叹,普洲奶牛场的牛舍里共设置有22个牛体刷,平均每个牛舍达8个之多。 “我看着奶牛舒服的挠痒痒的样子特别可爱”周董打趣地说到。普洲奶牛场提倡从“牛性化”出发,充足的牛体刷是普洲奶牛重视舒适度的其一方面,“奶牛是有灵性的动物,只要把它们照顾好了,让它们吃饱、喝足、卧好、耍巴适,它必然会给予我们回报”。




选用进口优质牧草 因地制宜丘陵地区巧妙制作有机青贮



注重设备性能 自设对标
普洲奶牛场每日处理粪污140方,牛粪在进行干湿分离之后,固体部分发酵后用于蚯蚓的养殖、玉米青贮、大麦青贮、柠檬种植。另外牧场兴建了3个共计3万方的沼液暂存池确保牛粪液的周期性使用与安全存放,经过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之后,还田用于有机青贮玉米和柠檬种植。



普洲奶牛场生态园林式建筑不仅牛儿乐在其中,养牛人也乐在其中。





普洲奶牛场于2014年12月投产,2015年单产突破9吨。成绩可嘉,但公司认为仍然存在成长的空间,普洲奶牛养殖公司总经理刘建华就普洲奶牛公司现状总结出了目前牛场在养殖上的难点与不足,希望与牛人们共同探讨,若有牛人朋友有好的建议及解决方案请回复于评论中,共同学习进步。
难点与不足:
1、繁殖周期偏长,与去年头胎难产率偏高有关。
2、牛只阶段性偏肥仍然存在,给围产期管理、产后繁殖与生产性能带来一定威胁。
3、牛只饲喂的合理性与优化有待提高:高产期、中低产期的饲喂优化尤其是后期饲喂优化值得进一步重视。
4、数据化管理值得加强: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与国内先进指标的对比、差距原因与改进学习需要再加强。
5、真胃移位、亚临床性酮病的防范措施需要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