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猪场生猪销售的现状为:
1、交易链条过长,流通成本高——从生猪销售到屠宰企业,需要经过猪中介、猪经纪才能到屠宰企业,想去增加交易成本,猪中介10元/头,猪经纪20-30元/头。
2、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价格信息传递后,区域性差价明显,猪源较为分散,行情走势不了解,盲目补栏,行情下滑期找不到买家;行情上涨期,找不到卖家。
3、交易话语权不对等——因各方利益问题,大型屠宰企业往往通过其采购优势压低收购价格,规模化猪场将猪销售给无资金实力和无采购优势的小型屠宰企业,寻求高价。
许秋谈到,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要卖好猪,那么要让猪贩子买猪买得放心,这样猪价就会好。所以他建议,一是要控制售前饲喂量,做到诚信,因为售前饲喂越多,屠宰场越难清理。二是选好品种,屠宰场定价,正常价格是外三元价格,洋杂猪每头会扣30-60元,土杂猪每头会扣40-80元,二元猪每头扣20-50元。每一阶段,屠宰企业会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去调节扣款项。三是对皮毛的要求,如果养出红色的猪,一头猪扣款50元;黑猪每头扣150元;如果是二元猪,每头再扣50元。他建议赶猪的时候,不要使劲抽打,否则也是扣分项。四是体重的要求,屠宰场正常的体重是在90-120公斤,当猪到了140公斤以上,屠宰场是拒收的,如果一定要卖会被扣钱,低于80公斤的也是拒收的。但是以上经验有一个前提,与屠宰企业有关,比如与有猪卖接洽的是双汇等类似企业。


母猪产程过长有四种:
1、头胎异产,表现为宫颈过硬。多见于第一胎母猪,由盆骨不开、产道狭窄等引起第一产程长。而主盆骨开合者乃气。气虚者,多盆骨不开。
2、真性难产,表现为胎儿过大。多见于过度肥胖、胎儿过大、均匀度差及滥用缩宫素助产等,也与产道狭窄、胎儿不正等有关。
3、早衰滞产,表现为体质虚弱。多见于5胎以上,气衰血虚、正气不足引起体能不足、宫缩无力、胎儿过多或分娩时间过长等造成。
4、湿热滞产,表现为暑邪湿热。多发生于炎热、舍温≥32℃、湿度≥90%的分娩母猪,常因暑邪、湿热互作引起热性气喘等。
产程过长表现为两种感染和三种状态。
两种感染为:1、内源性感染(LPS应激)。阴户水肿、会阴水肿和乳房水肿,后备母猪流脓;2、外源性感染(分娩应激)。掏猪助产、子宫产道损伤、胞衣碎片和胎儿滞留。
三种状态为:1、阴户水肿状态,表现在第一产程长。反映了子宫和产道损伤程度,意味着损伤、感染、痛疼严重。2、生理疲劳状态,表现在第二产程长。窝产仔数过多、虚弱、热应激、胎儿大小不一、胎位不正。3、宫缩无力状态,表现在第三产程长。反映母猪产后子宫的收缩状态、引发恶露、胞衣和胎儿滞留。产后1h内未见胞衣或排出不全,为产后并发症高发期,说明子宫自净功能差。
刘自逵认为,常规接产操作是以人为本,仔猪出生后往往立即断脐;擦干口鼻粘液或干燥粉干燥;剪牙、断尾、放入保温箱。但他表示接产有四个很大的误区:1、出生后立即扯断脐带;2、把脐带全部扯出;3、脐带血捋向胎儿体内;4、将仔猪入保温箱。刘自逵认为应当采取非助产方式缩短产程。他表示这种方式是以猪为本,这样母猪会心里开心从而产力足;小猪出生吮乳会使产道畅;持续吮乳会使宫缩强;集体吮乳会使得活力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