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产值8.79亿元;2012年,年产值51.6亿元;2013年,年产值87.8亿元;2014年,年产值106.6亿元;今年1至10月,宜城市襄大农牧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05.5亿元,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25亿元。
产值逐年递增,连续三年入围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农业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省生猪行业五强龙头企业、省优势品牌企业;今年9月,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襄大农牧如何突出重围,成为农业大市的领军农业企业?12月10日,襄大集团项目部经理关敬涛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公司实施的“三大战略”。
“大品牌”扩大企业知名度
“要想把品牌做大,首先得提高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认可。”关敬涛说,2011年底,公司迁新址后,累计投资5亿多元,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为保障畜禽来源安全,公司引进优质品种,建立农产品研究中心,并与高校、科研团队联姻,研发新品种,并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管控。
2012年4月,襄大牌系列产品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并公布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3月,襄大牌猪肉产品被农业部农产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近年来,襄大牌培根产品在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形象奖、最受消费者喜爱奖。
“大规模”固本强身增效益
关敬涛介绍,2010年公司尚未搬迁,那时只有一家饲料厂、一个种鸡场和一个孵化场,年产值不到5亿元。2011年,公司搬到了宜城市经济开发区,新建了占地301亩的工业园,集饲料生产、畜禽繁育、科学放养、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冷链物流、宾馆餐饮于一体。到2012年底,年产值突破51.6亿元,有了质的飞跃。“这几年,我们力争两个饲料厂满负荷生产,年生产和销售各种饲料65万吨。实现种猪、种禽、孵化满负荷达产,新建的孔湾20万头商品猪场、郑集商品鸡自养场顺利投产。猪、鸡两个产业链同时发力,力争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年屠宰肉鸡5000万只,肉制品深加工近万吨,并努力开拓终端销售市场,产品远销兰州、无锡、南京等大中城市。通过做大饲料业、养殖业和肉联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和优化,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关敬涛说。
“大扩张”增粗加长产业链
10日上午,记者在偌大的襄大农牧饲料厂,看见仓库里的饲料堆得比人还高。关敬涛说:“虽然宜城襄大本部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这个行业风险大,一旦遇到病等,损失不可预知。”关敬涛介绍,为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集团将基地延伸至松滋、武穴和十堰,打造襄大农牧湖北四大产业基地。
目前,襄大农牧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设办事处,建立了覆盖全国的5000多个销售网点,下一步公司计划将产品打入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关敬涛说,“十三五”期间,公司将按照“永做百姓襄大、铸造百年襄大、创建百家企业、带动百万就业”的目标,奋力实施“大品牌、大规模、大扩张”的经营战略,加快畜禽产业集群建设,逐步向有机化肥、光伏发电、精细化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