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沙玉圣在会议致辞中提到:近年虽然国家经济下滑,但饲料还是保持了平衡增长。从区域看,年产量1000万吨的有9个省,养殖业和饲料企业都形成较大的规模,而广东省更是超过了2000万吨,预计广东今年将超过2500万吨。“十三五”规划中,畜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畜牧业要率先实现现代化。饲料行业在“十三五” 期间的理念是发展、变革、创新、绿色、规范,饲料企业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饲料既要安全高效,又要保护环境。微生态制剂的所有发展方向与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保持着高度一致,微生态倡导的是环保、绿色、健康,这要求微生态企业需加大投入搞创新,行业需提高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建设。“通过企业和行业的一起努力,微生态在‘十三五’期间能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对整个行业的贡献是重大的、不可估量的。”

李德发院士在论坛中提到:十三五期间,我们团队的整体研究思路还是在高效的基础上求优质,首先生物饲料是一大方面,另一方面还是如何把饲料单一原料数据库建立好,提高精准度,增加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此外,李德发院士对于微生态制剂研发提出了新的思路,他表示可以尝试跳出现有的“圈子”,从一些发酵能力强的动物及昆虫体中筛选菌种用于发酵饲料领域,他认为应该在发酵菌种的筛选上应该再下一些功夫,加大投入,这比做发酵豆粕的附加值要高很多。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日俊、安徽大学教授查向东、中国农业大学副研究员陆文清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潘康成就微生态相关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应用进行分别做了相关报告。在互动环节,各企业代表也对微生态制剂在实际应用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各位专家做出了详尽的解答。整理如下:

问:饲料原料发酵前是否要进行高温灭菌,另外是否需要加蛋白酶?
答:原料发酵前还是需要进行蒸煮,但这以过程的目的不是灭菌,而是不经过蒸煮的原料有的营养因子难以降解,如大豆蛋白等。关于是否添加蛋白酶,其实加蛋白酶的效果没有增加水分含量来得好,但水分高饲料粘性大,不利于饲料生产实际操作,因此可以将发酵豆粕与麦麸混合,一起发酵。
问: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最适pH值不同,如果pH符合乳酸菌了,则枯草芽孢杆菌就不增值了,它们可否同时使用?
答:枯草芽孢杆菌是间歇性厌氧菌,我们使用它的目的并不是需要它增值,而是用它来消耗氧气,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而且枯草芽孢杆菌会产生细菌素,而这种细菌素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而乳酸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不会受到影响。
问:用于奶牛饲养的饲料发酵菌种中,哪一种会在瘤胃中发挥主要作用?
答:牛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发酵罐,菌种并不会在胃里占主要作用,只能是辅助作用。
问:牛饲养过程中的最适温度是20度到28度之间,而用牛粪做发酵床,产热是牛夏季饲养中的一大忌,如何解决发酵产热?
答:发酵过程中的产热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pH调控来减缓或终止发酵过程,使菌相变化,同时起到抑菌作用,但不能使用杀菌剂。两个思路,一是用柠檬酸稀释,二是用熟石灰或者氢氧化钠,稀释成10%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