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论坛暨广东大华农公司客户答谢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5-03-30 15:55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3月28日,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论坛暨广东大华农公司客户答谢会在大华农多功能会议室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畜牧企业客户代表与畜牧行业专家教授、大华农高管团队、温氏集团干部代表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常态下畜牧业的发展与未来。论坛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毕英佐教授、黄毓茂教授、翁亚彪教授等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
     
     
     
     
      大华农总裁陈瑞爱致欢迎辞并作报告,表达了对前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和新老客户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也提出了在新常态下共同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决心和期望。陈瑞爱表示,公司精心准备了此次论坛和客户答谢会,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大华农发展的广大客户,表达一份真诚的感恩之情。未来,在畜牧业发展新常态下,大华农将会提供更好的产品,选派专业人员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一如既往秉承“全程支持,真心相伴”的营销理念,以拳拳之心回报所有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陈瑞爱在报告中介绍了公司“互联网+”全线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情况。她说,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畜牧业发展逐渐向着大型养殖企业和家庭农场为主导,不断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未来,大华农将建立加盟店、经销商和在线销售三维电商平台,以微信服务号客服、APP客户端以及其他电商平台数据接口为连接器,开展专家远程诊疗辅助诊断,并通过畜牧业门户网站发布养殖动态、保健和饲养管理科普来实现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运用互联网技术,以高品质的动物保健系列产品、一流的团队和专业技术组建技术联盟,打造新形势下互联网+的技术服务,为畜牧兽医专家和广大养殖企业、养殖户、兽医诊所等提供一个远程语音和视频互动的交流平台。
     
      王济民研究员作了《世界及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报告总结了国外畜牧业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分析了国内畜牧业的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发展战略。王济民认为我国植物农业向动物农业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规模化养殖、生态绿色有机畜产品增长以及产业一体化都将势在必行,中国畜牧业一体化将由“公司+农户”向“公司+合作社+农民”方向发展。在新常态下,畜牧企业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取得新发展:首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长方式或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产业发展现存问题;其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从创新产业化模式中找红利;第三,重建公司治理架构、做好战略管理、提升风险以及产业链的管理能力,从企业变革中寻求新发展;第四,企业要从走出去对外投资中找发展,优先考虑“一路一带”,寻找劳动力、土地和饲料资源便宜的地方开拓新产业。
     
      温氏集团信息中心副总经理温尚海介绍了物联网在温氏集团的应用情况。他介绍说运用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将栏舍内各种自动化设备联网控制,组成物联网,可实现有效的集中控制,最大程度发挥自动化设备的效用。通过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不间断对环境参数温度、湿度等进行准确测量和调控,提供最适合猪生长的外部环境。同时监测和处理异常情况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减少值班人员数量,将更多劳动力投入到日常生产中。
     
      针对畜牧业养禽场的安全防控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毕英佐教授作了《家禽生物安全》的报告。报告首先强调了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养禽场保持可持续发展和获得盈利及环保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毕英佐指出,当前国内大多养禽场生物安全工作存在多批次混养、空舍期短等漏洞,饲养人员流动带来交叉感染风险。毕英佐介绍了国际上生物安全控制分为四类,第一类具有高水平、经评估为无生物安全控制的庭院式个人养禽场。目前我国生物安全达到一类、二类标准的养禽场不足10%,基本达到三类的养禽场仅占到25%,而60%以上的养禽场都是四类标准。他还从养殖场选择、消毒措施、隔离制度、净化、疾病监控及免疫接种等方面提出了家禽生物安全防控的具体措施。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黄毓茂教授介绍了当前猪病流行动态与特点:老病未除,新病不断出现,生产并不平静;病原不断发生变异,毒力变强;免疫抑制剂破坏,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多重感染及继发感染严重;抗生素滥用及药物赖药性普遍;疫苗免疫种类及次数等复杂;动保费用居高不下。他讲解了主要疾病防控原则:强抓生物安全,严防传入;制定重点猪病(烈性病)的防控预案;做好种猪烈性传染病(病毒性)免疫(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蓝耳病、乙脑、细小。病毒性腹泻); 所有后备猪免疫两次以上,肉猪尽量减少疫苗注射;所有疫苗尽量检测或小试后使用。此外,黄毓茂还详细讲解了蓝耳病与伪狂犬病的防控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翁亚彪教授介绍了寄生虫病防控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提高寄生虫病诊断水平,杜绝误用滥用药物,降低药残留风险。同时掌握寄生虫病感染、流行、传播规律,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避免疾病发生。倡导无抗养殖,为寄生虫病药物防治寻找替代方案。尤其要高度重视抗寄生虫药物的停(休)药期。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