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2010年下半年生猪养殖市场行情预测二

发布时间:2010-07-22 19:14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三)市场面分析

  根据中国肉类协会2007年9月在世界猪肉大会上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中国人均消耗猪肉达到39.6千克,按当年人口数13.14亿计,当年猪肉消费量约为5200万吨左右,应当注意的是,当年已经是猪多为灾,让不少猪农倾家荡产。2007年国内猪肉产量无法查证,但是按公布的全年生猪出栏量来推算,应不超过4300万吨2008年公布的产量是4600万吨左右,这一年猪价仍居高难下,但出现了波动走低趋势2009年产量为4889万吨,这一年若无两大意外事件影响,猪价可基本保持合理价位。由此推算,中国目前猪肉生产的合理水平应为4600~4900万吨,刚性需求为4600万吨,约有300万吨的弹性需求,在这一区间,猪价尚能保持相对合理的价位。

  再从2006~2009年年末出栏数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这四年的出栏头数分别为:61207.3、56508.3、60960、64467万头,对应每头猪出肉量2006年为84千克,2008年为76千克,2009年为76千克。按道理上一年年末母猪存栏数基本反应了下一年的对应出栏状况,2005~2009年五年来年末存栏数母猪分别为4300、4700、4421、4741、4991万头。

  根据笔者分析预测,2010年生猪出栏总数应在67200~67500万头之间,比2009年增加了4.2%以上,甚至可能增加7.3%全年猪肉产量可能达到5400万吨,比2009年增加500万吨以上,比猪灾的2006年还要增加200万吨左右。按笔者预测的全年猪肉产量,目前大陆人口以 13.37亿计算,人均猪肉消费量将超过2006猪灾年,达40千克以上。

  关于外围市场的影响,因我国猪肉出口本来就不多,加之近几年出口量逐年走低,进口也有限,因此国际猪肉价格对国内肉价的影响有限,更不足以左右中国的猪肉市场,因此,笔者予以忽略。

  二、2010年上半年生猪市场总结

  (一)消费环境:消费量大大增加

  2009年上半年没有出现影响消费者情绪的重大意外事件,在政府严格的调控下,此前经济学界预期的“通涨”到目前仍处于较温和形态。蔬菜粮食虽涨幅较大,但由于低价猪肉在菜蓝子中的比较优势,反过来促进了猪肉的消费量。粮食的上涨大幅提高了饲料成本,幸好2010年豆粕价格的平稳对冲了部分压力。

  在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社会劳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对日常消费品的消费促进作用最为有利,因为人们最先需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大众消费食品的猪肉,当然首当其冲地成为受惠品种。特别是农民工收入提高,这部分资金最终回流农村,提高了农村的日常消费购买能力,对猪肉的消费也构成了有利影响。

  在猪肉价格便宜和社会消费能力提高的双重影响下,猪肉消费量弹性大大加强。

  (二)生产者信心:没有被彻底摧毁

  自二月下旬至今,猪价一直在“预案”黄色警戒线以下运行了近4个月,但从各种迹象可以看出,养殖者的信心并没有被彻底摧毁。最明显的依据是,第一,绝大多数地区猪价并没有低于肥猪价格,甚至不少地方仔猪价格还一直在高位运行第二,由于仔猪价格仍然坚挺,所以母猪饲养环节尚未出现亏损,各地还未出现大量宰杀母猪的现象,各地种猪生产场也没有明显的滞销情况。

  难道中国猪农都练成了四川地震时的“猪坚强”?笔者认为不完全是,其实谨慎的猪农,早在2008年年末就已经“逃顶”,或弃养或大幅缩小养殖规模,这从2008年年底母猪存栏数和猪灾的2006年年末母猪存栏数对比基本持平,就可以得到部分证明。

  现在坚守的猪农,主要是在政府补贴扶持政策下新建的一些猪场、外行业介入的猪场、误认为抄底的猪场等,再加上2009年春季的短期亏损,下半年很快得到了弥补,而2010年猪价虽然在盈亏平衡线附近运行时间较长,但猪粮比价在5.5以下区域运行的地区不多,少数地区短期在4.5以下运行,时间也还不是很长,而且下半年猪肉消费需求一般比上半年平稳,所以猪价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三季度有可能小幅回升,这也会激起猪农们无限的遐想。

  因此,猪农的情绪,目前来说还是相对稳定的,少数因疫病或管理技术等原因无法继续经营黯然退出,大多数还在痛苦中煎熬。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